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漢語的十大錯誤理解

非:漢語沒有時態式(過去式)、複數、不定冠詞等,所以不能準確表達時間是否過去、數量等概念。

正:其實,中文在語境中、時間詞、甚至語氣詞(粵語)、副詞(已經、雖然)來反映行為是否已經過去,根本不需要所謂的過去式。一般名詞已經代表複數,而不定冠詞是用量詞來表達的。

非:簡化字和繁體字只是繁簡問題,在漢語文化上沒有區別。

正:從甲骨文到楷書,一直存在兩種文體,即正體和省略體。省略體就是把一個字省掉部分構件來書寫。正體(即文字完整反映造字的字理)是學校老師教導學童學習的字形,省略體(即文字省掉部分構件以方便書寫)是在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字形。在實際使用中,所有儀式、祭祀、政府文書、重要檔案、起名冠字、對聯題字等,除了書法表達方式外,無不使用正體以反映這些活動的嚴肅性和莊嚴性。這些氛圍是通過正體字、篆體、文言來體現的。這些語文要素正就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雖然簡化字是大陸規範的正體,但是實質上,簡化字的設計或來源就是省略體,即古代的俗字。從文化上講,楷書體要運用傳統漢字(即繁體字)來配合這種顯示文化內涵、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僅是正簡字,書體也是重要一環。在歷史的發展中,小篆體是最正式的書體,適合於與古代有關的活動,包括祭祀、印章等,使用楷體(不管是正體還是簡體)都不配合這份氛圍。在這些特顯中國文化內涵的活動中,使用簡化字,會給人不莊重的印象。重要的檔案或歷史資料,簡化字還會帶來很多歧義。因此,關於重要史籍資料,編者基本不會翻譯成簡化字的。只有正體字才能清晰地表達文義,減少歧義。

非:香港人、臺灣人使用很多簡化字,簡化字已經在香港、臺灣流行。

正:俗字在日常生活使用從古代到現代也有。台灣不一定必須寫「臺」,「才」不一定寫「纔」。中國人做事是很實際的,不是一寫字就一定要寫正體。私信類一般寫俗體,但需要寫正體時必須會寫!

非:學習漢字最好由淺易到深奧,所以先學簡化字(俗字),然後再學正體字(繁體字)。

正:如果學習者是小孩,必須先學正體字,大一點再學習簡化字,這就是香港、臺灣、澳門的實際學習經歷。不難發覺港澳臺同胞不會在運用簡化字出現很多問題。理由很簡單,俗字一般是省略體,在正體部分省略或轉換部件不是困難的事。相反在簡化字基礎上增加部件就出現很多難題,更不用說簡化字一字多音的問題。如果學習者是成年人就會出現兩難局面。依實際情況看,可能先要學習簡化字,畢竟現代接觸大陸同胞比臺灣、香港的多。「後遺症」是在簡化字基礎上,較難學好正體字。這也是我常常告誡外國學生的。

非: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學習漢語與外國語言沒有區別。

正:語言的確是用來溝通的。漢語在生活交際中的某些功用是很特殊(我會說有內涵的)的。例如使用很多比喻、成語、歇後語,甚至引用一些詩歌,在外語的使用中是甚少的。這就正好反映漢語在語用中的內涵和文化底蘊。

非:很多大陸同胞「迷信」某些現代用字不夠「正」,找了很多「隸正」字來使用。

正:從小篆開始,文字不可能完全反映造字時的所有部件。不是省略、標準化,就是出現錯訛。因此字典裡會把一些小篆字、古字等「隸正」。「隸正」字很多都沒有實際使用過,很多只是字典編纂者給學習者理解原字的字理。現在很多字形庫裡面造了很多這些「隸正」字形,但不要硬說「隸正」體較「正」而使用。

非:「新派」粵語很時尚。

正:今天在方言學習有一個術語叫「新派」,尤其是在粵語。所謂新派只是美其名,實際是語言學的語言混淆。這情況在港澳地區常常出現,很多香港人還覺得很地道,甚至覺得這種說話方式很自豪。當某個語言經常插入大量外語詞,不但破壞語言美和獨特性,更會在書寫時阻礙文字轉換,得不償失。不難發現香港人書寫時的中文邏輯思維較慢,甚至想不出適當用詞,這就是過去幾十年所謂「新派」化的結果。

非:字典已經過時了,查字在網上方便得多,部首、筆劃數不用學習了。

正:很多年青人討厭查字典,不會用部首查字典的人不在少數。科技發達,但很可惜不是每個漢字都在字形庫裡。一旦打不出字來,就好像沒法可施。中國人不會查中文字典是會給人恥笑的。

非:現代家長不用母語而用通語(普通話/國語),甚至外語(英語)。

正:漢語較外語難,方言也較普通話/國語難。小孩一開始不使用方言,大了是很難掌握的。更糟糕的有家長乾脆用外語與子女溝通,讓他們學好外語,這是很愚昧的。先不說感情上不用母語方言是何等的羞恥,在語言內涵上,英語在內容表達上較漢語遜色很多(我的外國學生無不驚訝很多粵語的表達方式、詞語是英語沒有的),通語(即普通話/國語)也只是漢語兄弟群裡面的小弟弟而已。方言不管內涵上、用詞上、表達形式上,是漢語的最高層級,普通話只是較低層次而已和純粹的交際工具,放棄方言實在並不明智。

非:現代的中文教育比古代有進步。

正:這個看起來應該不是。不管是兩岸、港澳、或華人社區,在學校了學習了多少年語文文法,抄寫了某字多少遍,閱讀了多少古代名篇,考了大大小小的考試,結果不用我說,字還是忘了,文言還是看不懂,語文運用還是錯漏百出。改革了一百年,我們識字用詞不是進步了,而是簡化了。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常書面語詞讀音

粵語使用區在閱讀文章時,常常碰見很多書面用語,只知道意思,但不確定讀音。以下是一些常見雙字詞讀音:

詞語 粵拼 直音 評語

拮据 git3 geoi1 結居
蹣跚 pun4 saan1 盤珊
儼然 jim5 jan4         染然
瀲灩 lim6 jim6        斂豔
絢麗 hyun3 lai6 勸麗 seon1(按詢、荀、殉、徇,類推讀音)
靦腆 min5 tin2         緬田2
蒟蒻 geoi2 joek6 舉弱
潦倒 lou5 dou2 老倒
睥睨 pai5 ngai6 批5藝
懊惱 ou3 nou5         奧腦 lou5(n、l不分)
喧譁 hyun1 waa1 圈蛙
驚蟄 ging1 zat6 驚疾
石斛 sek6 huk6 石酷
蹴鞠 cuk1 guk1 速菊
吝嗇 leon6 sik1 論色
轉捩 zyun2 lit6 鑽2列
和煦 wo4 jyu3         禾預3 heoi2,誤讀(正確是十遇韻)
字彙 zi6 wai6 字胃 wui6,誤讀(誤用「聚集」義之通假字「匯」的 讀音)
囹圄 ling4 jyu5 玲雨
骯髒 ong1 zong1 盎1裝 hong1,誤讀
齠齔 tiu4 can3   條趁
鬩牆 jik1 coeng4 益牆
耄耋 mou6 dit6 務秩
饕餮 tou1 tit3 滔鐵
饋贈 gwai6 zang6 櫃贈 gwai3、kwai5,誤讀(誤跟「貴」之 讀音)
盎然 ong3 jin4         骯3然 on1,誤讀(誤跟「盎士(安士)」之譯音)
靜謐 zing6 mat6 靜密
酗酒 jyu3 zau2 預3酒 heoi3,誤讀(正確是十遇韻)
謳歌 au1 go1 鷗歌 ngau1,誤讀(正確是影母)
蟊賊 maau4 caak6 矛測6
逼迫 bik1 bik1   壁壁
齟齬 zeoi2 jyu5 嘴雨
漣漪 lin4 ji1 連衣 ji2,誤讀(正確是平聲字)
贔屭 bei6 hei3  備氣
躑躅 zaak6 zuk6 擲濁
踟躇 ci4 cyu4 遲廚
躊躕 cau4 cyu4 籌廚
覬覦 gei3 jyu4  寄余

以上詞語都是文章常見的,粵語不要再讀錯。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誤用「晚安」短評

       「晚安」一詞,基本上大陸和臺灣誤用得非常嚴重,香港也有人弄不清楚「晚安」怎用。很多人現在當英語「good night」來用,但使用時包括了「再見」的含義,實在是啼笑非。

        「晚安」的誤用很可能始於香港,我也相信是這個情況。原因是香港太多口語無意識地用了英語概念,不過香港也是少數地區仍然用對「晚安」的地方之一。

        香港在一九六七年有一個綜藝性節目,名叫「歡樂今宵」,一做就做了二十三年。其中節目完結時,眾人會場一首《晚安曲》,其歌詞是顧嘉煇(案:氏名字過往常誤寫作「顧嘉輝」,故「顧嘉輝」變成了他的別名。)填寫的,歌詞如下:

歡樂今宵再會,各位觀眾晚安。

由於節目於晚上播完,歌詞有「再會」,那麼,「晚安」就肯定是英語「good night」的意思。其實香港人很清楚英語的「good night」絕對不是「晚安」,因為我們有「早唞」一詞,這正正是英語「good night」 的意思。不過,歌詞用了「再會」較文言的詞語,明顯地顧嘉煇不知道粵語「早唞」的書面語是甚麼,於是就可能以「晚安」來代替。粵語「早唞」,書面語應該是「寐善」。

        我相信無人不知道「請安」是甚麼意思。早上請安是「早安」,中午請安是「午安」,晚上請安當然是「晚安」。早安、午安、晚安,三個都是問候語,早、午、晚,就是一日三個時段。香港的幼稚園、小學,還是用「早安」、「午安」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零三回:「只苦了二奶奶,要還他做媳婦的規矩,天天要去請早安,請午安,請晚安。」從句中可以看到,早安、午安、晚安對舉, 就知道這三個詞都是問候語。

        結論是,「晚安」是晚上的問候語,不是說再見,或者粵語「早唞」的意思。網上其他穿鑿附會的解釋,完全是謬誤的,也沒有必要繼續這個錯誤用法。普通話,使用「睡好吧」就可以。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生紐的中古擬音及普通話聲母sh的探究

        較多大陸學者把中古生紐的擬音定為捲舌音,即與今日的普通話聲母sh讀音無異,這明顯與中國各大南方方言不脗合,反而臺灣竺家寧概括了近代大陸及臺灣學者的研究,認為不是捲舌音,筆者也持這個意見。筆者嘗試就現代中國週邊的語言來推測捲舌音的可能性。

       從網上資料找到高本漢李方桂周法高蒲立本潘悟雲五人認為生紐是清捲舌有噝擦音ʂ,王力邵榮芬李榮董同龢陳新雄認為是清顎齦有噝擦音∫。這十個學者的籍貫如下:

高本漢                    瑞典         瑞典語有ʂ音素
李方桂                    山西昔縣人 語部分并州片帶ʂ音素
周法高                    浙江東臺 江淮方言不帶ʂ音素
蒲立本                    加拿大人             語不帶ʂ音素
潘悟雲                    浙江瑞安 瑞安話不帶ʂ音素

五位認為中古漢語有ʂ音素的,其中兩人的母語同樣有這個音素。

王力            廣西博白 博白話不帶ʂ音素
李榮            浙江溫嶺 台州溫嶺話不帶ʂ音素
董同龢                    江蘇如皋 江淮官話泰和片不帶ʂ音素
邵榮芬                    安徽壽縣人 安徽話不帶ʂ音素
陳新雄                    江西贛縣人 語不帶ʂ音素

五位認為中古漢語生紐是∫的,其方言都沒有ʂ音素。

普通話聲母sh國際音標符號是清捲舌有噝擦音ʂ,有這個音素的外語有:

1.阿布哈茲語(阿布哈茲共和國
2.阿迪格語(俄羅斯阿迪格共和國
3.印度語(印度北部)
4.漢特語(俄羅斯漢特-曼西自治區
5.馬拉雅拉姆語(印度南部喀拉拉邦
7.瑪拉提語(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
8.普什圖語(阿富汗巴基斯坦
9.俄羅斯語(俄羅斯
10.語(古代印度語)
11.坦米爾語(印度南部、斯里蘭卡
12.泰盧固語(印度安得拉邦
13.托達語(印度南部)
14.Torwali語(巴基斯坦
15.越南語(越南
16.語(中國雲南四川
17.東歐北歐南美州部分國家,從略

        從以上資料能發現一些規律,ʂ這個音素存在於中國的南部、西部、北部等週邊國家。從中古初期大量的中外交往,ʂ這個音素在中國出現,可能有最大關聯的地區之順序是泛印度地區(含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蘭卡)、泛俄羅斯地區(含其週邊鄰國)、泛越南地區(含中國西南省份),東亞地區卻沒有這個音素。以韓國朝鮮日本這三個從中古開始受中國語言影響這麼深厚的文化來說,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沒有帶ʂ音素,中國嶺南基本也沒有,一個中古擬音是捲舌音這個說法,理性的人也覺得疑點重重。一直以來,很多人說ʂ來自近古語,從週邊語言比較,這說法不確,應該跟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族等少數民族無關。這些民族的語言都不帶ʂ這個音素,反而可能跟古代泛印度語系有關,其次或者受俄羅斯高加索人語言的影響。故此,筆者推測普通話語音ʂ應該是慢慢地受到印度俄羅斯等外來語的影響而從∫轉為ʂ的。

有清顎齦有噝擦音∫的語言有:

1.阿迪格語(俄羅斯阿迪格共和國
2.孟加拉語(孟加拉印度
3.印度語(印度北部)
4.伊洛卡諾語(菲律賓
5.馬來語(馬來西亞
6.旁遮普語(印度巴基斯坦
7.烏爾都語(巴基斯坦印度
8.維吾爾語(中國新疆
9.西歐中東南美州非洲等語言,從略

        中原語言於中古時期應該很困難跟西歐中東非洲等語言有任何接觸,週邊國家有同樣這個音素的也寥寥可數,而且這些亞洲諸國與華南中國都是受到海洋及高山相互阻隔,況且中外人員主要交往在中國西北地區,筆者推測中古的生紐是這個∫音素的機會很大,並且一直延續到現代。香港澳門的生紐讀音是清齒齦有噝擦音s,上古擬音大多是s,即是港澳於生紐讀音沒有改變。

        南方方言基本沒有ʂ音素是確切的,不過根據現在網頁資料,雙峰話一些小片及客家銅鼓話都帶ʂ音素。文獻清楚表明古代語、語、語都跟華夏語讀音不同,普遍認為雙峰話是古語遺留,有理由相信承傳華夏雅言的中古語其主要一支應該不是捲舌音。
基於上面資料,中古生紐的擬音不太可能是與現代普通話一樣的清捲舌有噝擦音ʂ,而應該是清顎齦有噝擦音∫。

俗體字短評

漢字與其他語言不同,書寫體上分爲正字和俗字,文章主要談的是俗字。

俗體字一般縮略作俗字,兩者無異。俗字就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正體字也可以縮略爲正字。俗體字不是敎育系統理應學習的楷書漢字,而是代替正體字的一種字形。除了俗體字外,還有通用字,也可以縮略作通字,其區別是通字還可以在重要的書函上使用,俗字一般就盡量避用。通字和俗字有時難以區分,所以有時候祗區分正俗字兩類。正字是某時某地某政府定的標準用字。在港澳臺地區,正字字形往往與篆體的部件結構密合,大陸地區用了簡化字,其正字就跟港澳臺截然不同。嚴格來說,通字也是俗字的一種,但其字形跟正字在輪廓、部件、義符、讀音上,與正字有一定聯繫,不會偏離太遠。俗字在字形上,整體在筆劃數、部件數、部件形態,出現簡約情況。總括地說,正字跟原來造字的字理、政府對於某字的部件組成取態,密切相關。通字是俗字的一種,而且廣泛通行於手寫體上。俗字一般視爲社會實用文字,字形一般變化較大,可能出現兩個或更多的俗字字形,字理、字義在字形上無法體現。

大陸及海外華語使用區域的「大陸規範字」並沒有所謂的俗字,列明爲俗字的字很少,都與第二次簡化字有關係,如姓氏的「肖」,明確列明是「萧」的俗體字。

現代港澳臺地區漢字體系認定的俗體字基本是一致的。俗體字在社會上使用範圍不限,但是正式文件、幼兒園、小學作業不應該使用俗體字。

很多常見俗體字流通於社會上,以下是不同類型俗體字的例子:


  • 整字變更


這類字一般是根據代替字的義符、讀音重新造字或借用他字,多數是形聲類字。字例包括:「莊」作「庄」、「妝」作「粧」、「萬」作「万」、「體」作「体」。


  • 部件省略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省掉。字例包括:「寶」作「宝」、「標」作「标」、「餐」作「歺」。


  • 部件改動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換掉,部分字是行草體楷書化的新造字。字例包括:「會」作「会」、「亂」作「乱」、「國」作「国」。


  • 部件增加

這類字由於字義不明顯,又或受他字類化而成,又或受他字類似部件影響。字例包括:「韭」作「韮」、「場」作「塲」」、「全」作「痊」。


  • 同音字錯用

這類字是由於字音相同而誤用他字,在北方語系經常出現。字例包括:「聯」作「連」、「溷」作「混」。

俗字爲社會多用了,久而久之可能變爲通字,甚至變成正字,但是基本祗佔少數。大陸推行簡化字後,從正俗字區分來說,差不多使整個系統瓦解,並產生了另外一個新的文字概念,即是所謂繁體字和簡化字。概括地總結,絕大部分港澳臺的正字就是大陸的繁體字,較大部分港澳臺的俗字就是大陸的簡化字,餘下的都是新造字形,並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祇、祗、衹、秖四字再釋

        大陸《通用規範漢字表》把通今日「只」的字歸納爲「衹」、「祇」、「秖」,而沒有「祗」。這篇短文嘗試推導「秖」是「祇」的誤寫,不是直接使用該字作假借;「衹」不可直接作「只」的假借;「祗」是基於與「祇」的形近、音近而唐宋開始流行作「只」的假借字,不是誤寫。另外,就「適也」是否作「僅僅」解來攷證。

       「秖」是一個現在甚少用到的字形,大陸把「秖」當作「只」的異體字。査攷重點是這個「秖」字是否在古代手寫體常用,現在惟有使用《書法字典》網站內文人墨客於該字留下的字形多寡來參詳。根據《字彙》、《正字通》兩本字書,不約而同評論到「秖」是「祇」的誤寫。根據《正字通》載錄,《前書・鄒陽傳》:「秖怨結而不見德。」這句的「秖」作今日的「只」解。 《前書》是東時候撰寫的,使用的該是隸書。査閱《書法字典》網站,打入「只」字搜索到「秖」的字形不多,如下:

董其昌《自題臨古》
從資料可見「秖」,並不常用。「祇」在國詮《善見律》如下:


「利」於漢代《史晨前後碑》的隸書字形如下:

        隸楷的「示」和「禾」之整體輪廓上很接近。那時候紙張不盛行,在狹窄的竹片書寫容易產生溷殽。作「僅僅」解的「只」絕對是一個常用字。假若「秖」乃常用,沒有理由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很少寫這個字,除非這個是偶然誤寫之字,或是不廣泛使用的字。 《正字通》、《字彙》等字書關於「秖」是誤寫的評論是極其可靠的。大陸的《通用規范漢字表》不應該納入此字作「只」的異體字。

       「祇」是文字學界皆接受能作「只」解的假借字。「衹」能否作「只」解是港澳臺和大陸存在兩邊對立的意見。曾經討論過,「衹」通「祇」,當祗有作「但」和「正」解纔能,並以《傳・公十五年》原文「子桑曰:『歸之(指晉惠公)而質其大子,必得大成;未可滅,而殺其君,衹以成惡。』」來證明「衹」是「正好」解。(引自《異體字字典》。)由於已經找出「適也」是「衹」、「祇」、「秖」的共同釋義,「祗」沒有,因此能確定大陸把「只」的通字定爲「衹」、「祇」、「秖」三個字基於「適也」這個釋義應是無疑的。祗要找到「適」沒有「僅僅」解,以及同時「僅」沒有「適」這個釋義,那就能證明「適」絕不能作「僅僅」解。若是真的不能作「僅僅」解,就祗剩下一個公認能在古代借作「只」義之「祇」。

        僅,纔也、餘也、劣也、少也、才能也,(摘錄自《龍龕手鏡》、《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四聲篇海》、《字彙》、《正字通》。)沒有一本字書作「適也」。今日之「僅」是「少也」這個釋義。

        適,從也、往也、樂也、善也、悟也、女子出嫁、得也、仇也、如也、至也、自得也、安便也、偶然也、主也,(摘錄自《龍龕手鏡》、《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四聲篇海》、《字彙》、《正字通》。),多用於假借,但仍然是沒有一字跟「僅」同義。於副詞是「善也」,作今日副詞「正正」、「恰恰」、「恰好」解,而不是「僅僅」解。

        換句話說,「適也」於「衹」、「祇」、「秖」三字的釋義就是「正正」、「恰恰」之義。由於「祇」是載籍中惟一肯定作「只」的假借字,我們就能排除「衹」、「秖」通「祇」時作「僅僅」解。

        雖然上面的引證已很充分,還是要搜査古今文人寫了多少個「衹」字。「衹」的字形於《書法字典》網站杳然無蹤。「祇」就有很多,如:

顏真卿多寶塔碑》

《通用規範漢字表》沒有收錄的「祗」更多,如下:

智永真草千字文》

顏真卿顏家廟碑》

王羲之《金剛經》
     
        以上這個情況也不難解釋。「祇」假借「衹」作但、正好解在上古出現,在中古已經甚少這樣假借,那就爲甚麼《書法字典》網站找不到「衹」的字形。

        上面「祇」、「祗」、「衹」、「秖」四個字,祗有「祇」和「祗」能於《說文》找到。「衹」是「緹」的異體,估計後世隸、楷於「正好」解誤寫作「衹」,而且於上古末期流行,自中古已停頓,這也是爲甚麼《書法字典》網站無「衹」之字形,「衹」亦不作「只」解。「秖」更遲至《龍龕手鏡》才收納,並祗有「適也」這個義。可以肯定的是,作「僅僅」解的「祗」、「祇」已經使用,再增加「秖」作「只」解理應不易出現。

       「只」原是語已詞,亦作「是」的假借,至代纔大量出現,此前基本祗有「祗」和「祇」。這印證了今日由代流行的「只」,於隸、楷先用「祇」,後用「祗」的事實。
按現時「祗」比「祇」出現得多,「衹」、「秖」近乎沒有留下墨跡的證據之下,於「只」義這個常用的文字含義,《通用規範漢字表》不收「祗」是重大遺留。

        試從《異體字字典》之注音比較各字及副詞釋義:

本義反切 巨支切 旨夷切 巨支切 渠支切
今粵音 kei4 zi1 kei4 kei4
今北音 zhī zhī
副詞釋義 不通祇
正好

異體「祗」 同「祇」
「適也」反切 章移切      / 章移切 章移切
讀音/又讀音 zhī/zhǐ zhī zhī  zhī

         綜合以上資料,臺灣方面認爲包含「只」義的祗有「祇」,有「僅」和「只」義的是「祗」。從中古開始,正(現代用「正」、「正正」、「正好」)、恰(現代用「恰」、「恰恰」、「恰好」)陸續出現,多不用「祇」;「祇」從中古就被「祗」作爲其後之敎育系統用字,直到「只」於代開始流行,但是也祗視爲「祗」的俗寫。按今日臺灣北音,「祇」與「衹」同音,但按音反切,「祇」、「衹」、「秖」三字同音,這或許是大陸方面認爲三字相通的一個原因。臺灣不承認「秖」通「祇」,不過明清字書標識「適也」,並作章移切。另外,顯而易見的是今日「只」的聲母,「祗」比「祇」更近,兩字形亦近,故自已轉用「祗」。香港現在籠統地把四字互通,其實是錯誤的。以解釋之細緻及徵引載籍來看,臺灣的《異體字字典》是可信的。《通用規範漢字表》關於「只」條,應該把「祗」作爲繁體字,「祇」作爲異體字,不應收「衹」和「秖」。

祇、祗、衹、秖四字短評

        大陸漢語及簡化字體系關於闡釋古代文字、用法,並不與港澳臺漢語及其漢字體系一樣的。關於今日通「僅」解的「只」字,大陸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以「衹」爲「只」的繁體字,「祇」、「秖」爲異體字。當然這個「只」在這裏作「僅」解,不是「只」的本義。

        首先瞭解一下爲何大陸把「衹」、「祇」、「秖」通「只」字,「祗」卻不能。從我讀書的那個年代以及民國初期的所有印刷書籍,無不使用「祗」字,香港仍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用「祗」字的標識,難道從初開始,沿襲於港澳地區的「祗」用了錯字?翻查《康熙字典》,有「適也」這個解義的有「祇」、「衹」、「秖」三個字,剛好就是大陸收錄的通「只」的三個字,大陸並作「僅」解。

        按時間序來說,「衹」在臺灣《異體字字典》引春秋傳・公十五年》:「未可滅,而殺其君,衹(有版本作『祇』,大陸網上版寫『只』)以成惡」,並說明這句通「祇」。這句看似「衹」(應是「祇」)當「僅」解,其實不然,應當是「恰」解。重錄原文整句是:「子桑曰:『歸之(指晉惠公)而質其大子,必得大成;未可滅,而殺其君,衹以成惡。』」繙譯是「不殺王而以大子作人質就能有所大成;不能滅而殺君,恰恰會留得惡名」,這裏以「恰恰」解較理想,不作「僅僅」解。「祇」在《異體字字典》能作「但」、「恰」解。

      《前鄒陽傳》:「秖怨結而不見德。 」《字彙》、《正字通》,都說通「祇」,並評道「實為傳寫之誤」。

       「祇」在《異體字字典》作「只」解引三國時期曹丕的《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祗」在《異體字字典》作「只」解引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只」最早作「僅僅」解最早出自代撰寫的《水滸傳》,是否早至代已經使用「只」字,我相信是有可能的,不過應不是廣泛地使用。

           縱使「適也」於「秖」通「祇」,到底這個「適也」是不是當「僅僅」解?從這四個字於今日作副詞的釋義,有但、恰、僅/只。「恰恰」、「但卻」與「僅僅」在副詞不是同一個意思。從上例《傳》的例子可以見到,單憑某一短句是無法準確地辨義的。查攷「適」的字義,有「善也」,卻無「僅」義。「恰」就有「善」這個意義,現代用語是「恰好」、「恰當」、「恰恰」。故「恰恰」義解的「祇」、「衹」、「秖」都不應該作「僅僅」解。
「衹」原是「緹」的異體,是丹紅色的絲織物,後來纔用作「袈裟」解。按時間序來說,作「只」解的漢魏的「祇」先出,到唐宋纔改用「祗」,並一直沿用到近代。查覈兩字本義,神祇與「敬」義緊密相關。古代很多民間的佛經和書籍或會把「祇」誤寫「衹」或「秖」,這猶如小學生常把「礻」「衤」兩個部件弄糊塗。在這點上,我認爲是誤寫,不過大陸方面似乎認爲是異體字。香港作爲一個漢字字形、讀音、字義、用詞良好地保存中古,甚至上古漢語的城市,現在還可見到使用「祗」的標語,足以證明大陸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於「只」條不合符史實,把用作最悠久「只」解的「祗」不納入是錯誤的。






The Introduction of My Blog

I would like to use this blog as my platform to let people know about me, my knowledge in Chinese languages (most of articles are written in Chinese), my expertise on Chinese philology, logography, grammatology and linguistics.  The knowledge is greatly acquired through lots of reading as well as the 10-year experience on 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There are lots of foreigners being eager to learn Chinese, mainly the Mandarin an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Mainland China Chinese system, due to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as Hong Kong has been an international city in China, there are large groups of local minorities and foreign workers living in this vigorous city.  No matter which the above-mentioned type of people you are, a lot of learners are feeling difficult to learn Chinese language,  especially Chinese characters.  A lot of local non-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greatly depends on the local teachers at schools.  However, their fluency in Chinese,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 on the academics is far from the general standard regarding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Don't be surprised on that.  The Chinese standard of local Chines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teachers at local schools are also far below the relevant parties in Taiwan and China.  You would wonder how it can happen.  It is because the local syllabus is poorly developed, and the fundamental skills required to be learned in Chinese are missing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worst of it is learning Chinese is examination-oriented. 

The blog here is to teach the fundamentals, especially on logography and philology.  Hope each learners can benefit from it.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粵語讀音依歸之我見

        語讀音一直都是一個爭議頗多的話題,尤其是方言。過去幾十年由何文匯博士帶頭的「正讀運動」造成了很大反響。氏把部分常用辭語的讀音定爲「錯讀」,被批評太過泥古。因此,一些熱愛語的民間人士羣起反對這種「從切派」的主張,並厭惡使用「錯讀」來界定已經習讀的辭彙語音。那些辭彙包括時間、雛菊、機構等。我覺得最大爭論的是氏用「錯讀」一辭來標識差不多所有不合《廣韻》讀音的字。雖然氏大力推廣其「正讀」,但是民眾並沒有改變大部分已習慣的讀音。

語言的最主要用途就是溝通。在日常生活用語方面,我所遵從的口語讀音標準是:現在通行並廣泛得到以現代語爲溝通語的人士所接受的口語讀音,包括外語語化用辭。在語這個範疇(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我把讀音分類如下:


  1. 本讀音(所有古代字典裏面使用反切擬出來的字讀音)
  2. 今讀音(所有近代字典裏面使用拼寫擬出來的現今字讀音)
  3. 口語音(一般不載於字典,純粹由於口語、語法、字義必須變調或變讀的讀音)
  4. 習讀音(又叫異讀音,一般載於現代字典裏口語上使用頻率較高的字,及由於繙譯、避諱、古今通語音遺傳、方言音直接借入、錯讀已有很長時間的讀音)
  5. 書面音(一般跟隨中古音反切及聲韻調演變規則所擬出的讀音)
  6. 錯讀音(大部份古今字典不接納的讀音,尤其是書面語及使用頻率不太高的字)


從上面的分類,我所排列讀音的優先次序是:

習讀音/口語音→今讀音→本讀音

從這個次序看,習讀音/口語音是最優先的。那麼,我們用「振」來說明。據考證,某種情況下,語可以把這字唸成dang3。

例子:唔該你振下張牀褥。這句話的「振」語口語唸dang3,白話文唸zang3。

例子:山頂嘅風景好正。這句話的「頂」語口語及白話文唸deng2,部份固定中古語辭組唸ding2;「正」語口語作「好」解唸zeng3,「正確」、「方正」唸zing3。

今讀音比本讀音優先。

例如:我最中意雛菊。這句話「雛」唸今字典音co1,不唸《廣韻》反切的co4。

這個次序應用在日常說話是非常簡單及清晰的。

        從應用角度來看,所有民眾已經認識習讀音和口語音。這是從日常生活學會的,也是外國人學習語的重點。對於那些必須嚴謹使用文的人士,包括老師、記者、新聞主播、傳媒人士等,他們必須認識今讀音。現代大型字典,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必備的。最高語音要求者就是語學者、詩人(尤其是詩)、歷史學家等,本讀音或者古讀音應該對於他們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不同人士使用語音概況圖示如下:

本讀音(學者等)
今讀音(老師、記者等)
習讀音和口語音(民眾)

        怎樣選取讀音是一個重要問題。從我對語言的理解來看,溝通是最重要元素。不能溝通,不管甚麼讀音都沒用的。能否溝通,有時候不是看一個辭就足夠。我們對話語的意思要從整個句子、語境、語氣等來理解真正含義。一般來說,袛單看辭語本身的話,字數愈少的辭語,變動讀音會愈難理解。這當然要看這個「變動」是甚麼。變動得大(例如聲母、韻母、音調全部變動)比變動得小(陰平或陽平互換;送氣、不送氣互換)會難於理解。

例子:「機構」改動「構」這個讀音(k改g,送氣讀回本不送氣的聲母),變動算比較小。

例子:「風聲鶴唳」這「唳」的改動(讀音「淚」leoi6改回本音「麗」lai6),元音改動相對較大。但由於有「風聲鶴」三個字,改動一字一般不會誤會是其他辭語,況且「唳」是較不常用之字。

那麼,當某字的異讀音、古讀音跟本讀音不同,是否應該把它改過來呢?在這個情況下,我擬出了一些規則:


  1. 生僻書面辭語按《廣韻》等韻書反切所擬的今音
  2. 古代人名、地名按當時的讀音所擬的今音
  3. 古代用辭,方言仍在使用者,按今日方言讀音
  4. 今人姓名出現異讀,正式場合姓名一般使用本讀音,但要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5. 吟誦古代詩詞歌賦、韻文等,尤其是今音平仄有誤,必須使用《廣韻》等韻書之反切所擬的今音
  6. 方言讀音存上古讀音者,不論書面或口語,一般上古讀音優先
  7. 書寫頻率較低之字以致今人讀音出現溷亂者,必須更正
  8. 以能否對應普通話或其他方言讀音作考慮(符合普通話或其他方言讀音,可以把異讀音更正)


我們拿些例子來解釋一下:


  • 新加坡:繙譯外地名字的辭,並且習慣把「加」讀成gaa3,屬於習讀音,所以不改讀gaa1為宜
  • 劉備:古人名。雖然語常把這個字讀做bei2(屬於語變調),但是古代中國人的姓名,讀bei4較合適
  • 孕婦:「孕」本讀jing4,音認,今天已經完全不讀這個音,該從今讀音jan6
  • 抨擊:雙音節辭、書面語辭,常讀ping4(音平),本讀是paang1,音烹。這個辭已經習非勝是,但書寫頻率不低,況且作爲常用的口語動辭,仍讀本音,宜更正。例如「我抨你走」裏面的「抨」,讀「烹」
  • 傍晚:雙音節辭、多用在書面語或特定場合(例如天氣報告),多誤讀pong4。語口語作動辭反而常用原讀音,讀bong6。例如「你要傍住我呀」 裏面的「傍」,讀bong6。這個字,普通話是bàng。「傍」同樣是常寫字,更正bong6爲宜
  • 旮旯:北京方言,「角落」的變音。語習讀kaa3 laa1,直接借入方言音。

 
        關於正確讀音問題,差不多所有學者、民間人士一致認同其重要性,沒有人提出異議。可惜,在語流行地區的實際日常用語,民眾普遍沒有留意讀音,時常出現「懶音」。其情況如下:

  • 聲母n、l不分:這情況達到嚴重地步,嚴重到部分教導外國人語的課本乾脆申明n、l毋須執著,實在必須正視。到現在為止,很多文老師、主播、主持都不留意聲母n,全部都唸成l。反而,部分精通語的主持、在外國長大但能說流利語的演藝人士及部份香港的新聞記者,他們的n聲母發音非常清晰
  • 獨立韻母ng、m不分:這個情況比n、l不分好些。很多新聞主播能清晰讀出ng這個獨立韻母,民眾就可惜缺乏這種意識
  • 聲母ng和零聲母不分:嚴重性比上兩個情況稍次。不過年輕人普遍忽略ng聲母,那就出現「懶音」情況。還有一個難點就是那個字是零聲母,那個是ng聲母,不是這麼容易確定。於是兩個讀音並存,甚至出現原本是零聲母變為ng聲母等「畫蛇添足」的情況
  • 韻尾n、ng和t、k不分:這個情況也非常普遍。一般都是唸成n韻尾及喉塞音
  • 「讀偏旁」習慣:這個不是讀音問題,是懶得去查字典確認讀音的陋習。由於大多數字都是形聲類字,因此不管某個字常用與否,一律選讀最常用的讀音。例如“韋”字旁,不管是煒、瑋等生僻字,一律讀wai5,全屬懶惰之過
  • 不求書面語讀音:部分辭語祗多見於書面語,意思大概能領會,讀音就不多加留意。例如蹣跚、儼然、拮据等,讀音亂猜

    總括來說,口語中常用字的讀音從寬鬆,書面語字從嚴謹。

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魯教授實先先生生平事略

        本文摘自王永誠的《文字析義注》之〈教授實先先生生平事略〉。

        教授實先,(案:姓氏,加軍政學頭銜,加字號,加現代尊偁,今日大陸已不使用。)譜名佑昌,以字行,(案:中國人一律在生活上使用字或號偁呼對方,實先乃其字。)晚年更號瀞屢。(案:瀞,音淨,淨之本字;屢,音樓。)湖南寧鄉縣人,(案:今湖南寧鄉市。)民國二年三月十二日生於寧鄉傅家灣。(案:民國二年卽西元一九一三年。古代用皇帝年號紀年,民國使用國號紀年,但使用西曆月日,大陸一九四九年廢除。按中文慣例,以當時當地政府規定紀年,不用西元紀年。)民國六十六年(案:西元一九七七年)十二月逝世於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享壽六十有五,(案:大於六十歲逝世偁享壽,一般不用享年,今人動輒使用「享年」是不妥的。文言句式,使用「有」聯繫整數和零數,讀「又」。)卜葬南港墓園。(案:卜,「選擇」解;卜葬卽是「選擇葬於」解,今人多用「選葬」。南港墓園臺灣新北深坑區。)

        先生秉質殊異,(案:秉,通「稟」,卽是禀賦。)讀書過目成誦,齠齔能文章,(案:齠,音條;齔,音襯;齠齔,幼年解,作時間辭。)情采高妙,(案:「情」指事情常理,「采」指辭藻。)動驚宿老。(案:宿,「負有聲望」解。)十二歲時曾能手批《子》,(案:「手批」指親手批閱。荀,相倫切,音詢,今北音改爲陽平。)二十六歲完成《〈史記會注考證〉駁議》一書,(案:《史記會注考證》是日本漢學家瀧川龜太郎所箸,「駁議」指駁斥文章言論並申述自己的見解之文體。)震驚士林,名學者楊樹達教授親為作序,並譽其立說若「雲中天馬,破空而來」,(案:借自成語天馬行空,指「不受舊有理論拘束」解。)又推贊其曆學為「獨步古今」。(案:贊,近代纔廣泛使用分化字「讚」。)因薦先生入就聘國立復旦大學教授,(案:就,成功也。「就聘」不同於下文的「應聘」。復旦大學在抗戰時期曾於重慶復校。)時年僅二十八歲。寇敗降,東下江西應聘國立中正大學文史講席,(案:應聘,接受任聘也。國立中正大學後來遷往臺灣嘉義縣,今乃江西師範大學。講席指對儒學老師的尊偁。)三十七年(案:一九四八年)回,邑人推聘靳江中學校長。(案:推聘,推薦聘用也。邑人,同鄉也。靳,粵音gan3。今乃湖南寧鄉花明樓寧鄉縣第四高級中學。)旋經香江,(案:旋,又也。香江香港之別偁。)舊好君延入嘉義中學課讀,(案:舊好卽是舊交,「好」讀上聲。君,卽今日之先生。延,聘請也。課讀,教學也。)因而移居臺中,先後就聘國立臺中農學院東海大學教授,居處安定,乃掇輯舊撰曆術文字並益以新作,(案:掇,粵音絕,北音duō/duó,拾取解。撰,音賺。)名為《曆譜糾譑》、(案:糾,收也。譑,音矯,通「撟」,取也。部分人士誤寫書名《曆譜糾謬》、《曆譜糾矯》或《曆譜糾譎》。糾譑,收集也,沒有糾正、謬誤之義。)《曆術卮言甲集》,(案:卮,音支。卮言,箸作之謙辭也。)後更有《十四史曆志疏證》、(案:疏,粵音so3,北音shù,大陸合併作shū。)《劉歆三統曆譜證舛》等諸作。(案:歆,音鑫。舛,音喘,違背解。)民國五十年(案:一九六一年),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聘,遷居台北,益勤治文字之學,箸有《殷栔新詮》、(案:箸,「著」之本字。栔,同契。詮,音泉,闡明解。)《卜辭姓氏通釋》、《金疏證》、《〈說文〉正補》、《轉注釋義》、《假借遡原》與《文字析義》等諸書。(案:遡,同溯,音素。)

        先生天才卓絕,好學不倦,宏識孤懷,(案:孤,傑出也;懷,抱負也。宏識孤懷,見識廣博,襟懷卓絕也。)當代罕見。精通經史百家,尤長於古今曆法、甲骨鐘鼎、文字訓詁之學,先生學術成就,超邁前賢,獨步學界。

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學習中文模式及方法的探討

與其他民族相比,中國人學習文的模式跟其他國籍人士學習其本國語上有明顯的區別。大多中國人對於傳統模式學習的原因不明所以,更甚的是認爲某些模式或內容多此一舉,這都是今日中國人不明白文的特有內涵有關。

古時沒有幼兒園,全部幼童大概都是六歲入讀私塾。故小孩在六歲前是沒有接受任何書寫訓練的。六歲前全是玩耍和學習日常簡單口語。通過玩耍,學會簡單應對和鍛煉手部肌肉,幫助日後執筆寫字。很多現代外國教育專家不約而同地說孩子不應該過早執筆寫字,其實古代的教育制度已經是這樣做。今日部份家長或幼兒園鼓勵從三、四歲開始寫字,實屬愚昧。

未說寫字,先講執筆。若講執筆,必先講用手。今日教育界和家長愚昧地盲信西方的教育學家,任由兒童使用左手書寫文字,不然,就會影響其學習云云。或許其他語言可以,不過文卻例外。文必須要以右手寫字,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文字有很多橫筆,橫撇就少很多。左手寫字會傾向把橫筆寫作橫撇,右手就順暢很多。右撇子可以在寫字訓練時同時控制左到右之橫筆和右到左之橫撇,難道天生左撇子就不能?幼童學寫字,其實肌肉協調理應是一樣的。適當學習,寫字用右手,對於左撇子來說,不會有障礙的。相反,今日我看見幼時沒有糾正過來的左撇子寫文字,書寫困難,字體有如文盲抄寫,這都是拜那些連文字都不懂的西方教育家的理論所賜。

雖然幼兒教育已經圖文並茂教導幼兒怎樣執筆,但是似乎家長和老師都得過且過,不嚴格察看執筆是否正確,就讓幼兒開始書寫。錯誤的執筆,不論是硬筆還是毛筆,將來糾正是非常困難的。今日我到香港的小學看著學生寫字,執筆錯誤導致近視、側頭、縮肩、歪身的情況,常常發生。這些坐姿和書寫習慣,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傷害很大。

小學階段,對於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抄書這門作業。不管是簡單的詞語或文章的某一段落抄寫,都是重複地抄寫三、四次。其實語學習也有這類作業,隨著入讀更高年級,語還有草體書法。不同的是,文的抄寫練習在整個小學階段持續實行,而文就祗有一、兩年而已。另外,抄寫附帶一些很特別的模式往往使中國人費解,那就是方格簿的方格越寫越小,頂峰在六年級,寫字簿的方格小得使成年人有時也感覺吃力。嚴厲的老師不容許學生寫字連筆,卽是說字體必須楷體,而且必須在方格內,不能觸碰到方格框線。字形必須是書本上政府所定的字形,不准書寫其他俗體字形。

到底爲何有這麼多限制?抄書看上去就好像表面上是練習書寫端正字體,其主要目的卻不爲人所察覺。字不是字母文字,是不同部件以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筆劃不同長度組合而成的文字,而且每字不一。有些老師誤解抄書的目的,而讓小孩把某個詞語重複抄寫很多次,其實是錯誤的。更糟糕的是,學生筆順錯誤,重複多次書寫,袛是增強其錯誤寫法,還比不抄更爲不妥。重複多次抄錄容易變成無意識的抄寫,寫字時最重要的是執筆、筆順、字體部件正確,字體端正就可以,而且每日必須寫字,以鞏固已認識的文字。抄寫三次已經足夠,原因是一次沒有概念,兩次不夠熟練,三次才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每日書寫同一字詞,直到完全融入於腦海之中,而不是每字寫很多次!知道了抄寫目的,那爲甚麼寫字的方格越來越小呢?方格越小,寫字難度增大,但不是純粹爲了增加難度。中國文化是字的文化,牌匾、書畫、文章、對聯,統統都是書寫不同大小的字。課堂上最大的方格就是略大於一個成人拇指頭,最小的就是大概成人尾指頭的大小。字可以大到用拖把來寫,小到用雕刻刀刻在米上。方格大小也是訓練學生在書寫字時要把握字部件的大小比例,而這比例就是在方格之內,不觸碰框綫。任何題字都沒有框綫,所以每每要在紙上對摺形成摺紋,確保每字都在預定的空間範圍內。眾所周知,楷體是今日用字之字體,所有字體的延伸源自楷體。連筆書寫是行章體的顯著特徵,學生不能「未學行,先學走」,楷體不能完全掌握,寫連筆字或一般叫潦草字於學生無益。六年小學完成,連筆字才可以慢慢地應用於中學語文作業。港澳臺敎育用字,卽大陸所謂的繁體字,是港澳臺用字基礎。之所以民間俗體字要擯諸門外,甚至異體字也不能寫,是因爲小學生的文字認知處於發展階段,太多不同字形會造成混亂。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在敎育字形清晰認知的情況下,異體字會放寬使用於整個中學階段。最後就是也容許一些民間常用的假借字,或極少量的俗體用於升讀大學的入學試及書寫作業上。這個學習模式的學生是不會忘記正體字的,能夠書寫正體字也是中國文化從文字角度斷定某人是否受過敎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抄寫詞語有一個看似無關痛癢的課題,那就是一組詞語不能分開書寫。例子如寫「山巒」一詞三次,有小學生會分開寫,先寫三個「山」,後寫三個「巒」。這不是寫詞,而是抄字!這做法是學習辭彙之一大弊病,必須糾正。

說到抄寫,也要提一提毛筆抄寫這門作業。大陸有很多學校沒有這門作業多年,但近年已重新納入小學課程。筆者的毛筆作業有兩門,一叫習字,一叫謄文,相差不大。習字就是臨摹文字,用的是九宮格,謄文就是用毛筆抄寫,而且方格的大小與硬筆寫字差不多,難度更大。旣然今人多不用毛筆,爲何小學還學用毛筆寫字?很多人誤會這些作業是簡單地練習書法,其實不然。所有抄寫有其歷史文化因素。古代考試、書刊傳播,無不靠毛筆抄寫,故抄寫練習一直延伸到近代。毛筆是我國獨有書寫工具,除了繼承傳統之外,最重要的是在題字、寫對聯時是用毛筆的,不是用硬筆的。另外,毛筆柔軟,寫字筆勢比硬筆複雜。換句話說,毛筆寫得好,硬筆就不會差到哪裡,相反卻不然。毛筆要蘸墨,寫字較慢,書寫模式是傳統的上到下,右到左。整個寫字過程,寫字者會有意識地書寫每一筆,容易記著漢字的部件,以至字理。右到左豎寫更具體地吿訴學生書寫文的格式是甚麼樣的。

寫字怎麼不能不講筆順?今日很多人又草率地認爲筆順沒有用,好像沒有一定標準似的。寫字寫好了,就不用管筆順了。古人制定筆順,不是沒事做找是做的這麼無聊。首先每種字書體的筆順都不一樣,篆體、楷體、草書各有本身的筆順。今日小學的筆順當然是說楷體,不是其他書體。筆順沒有固定規則也是妄說,簡單的規則如先橫後豎,先撇後捺,人人皆知。不止字有筆順,所有文字體系也有,祗不過是字母而已。筆順的設立是根據一些字書寫特質來制定的,某些字或許有多於一個筆順,但絕大部分都頗為一致。影響筆順的因素包括:筆順的總體規則,卽由上到下,左到右、字體結構類型,如左右結構;相鄰筆劃起點和終點的間距;字理,如「衣」字經常會於中間插入其他部件,例子像「裹」;漢字部件大小比例,如「辶」;豎排的書寫模式。由於這些因素,筆順與認識文字、寫字效率、字體端正有莫大關係。

小學日常課程還有默書,基本上是抄寫的延伸學習。抄寫畢竟是照著來寫,日常生活當然是直接書寫,所以默書是小學常規學習方法。默書的次數遠較外語爲多,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字的同音字非常多,容易寫別字,默書就是針對語這個特徵而設的。

朗誦和朗讀也是初小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樣地,朗讀較其他外語爲多,朗誦就是朗讀的延伸。朗讀是要讓幼童認讀文字,並正確地發音。朗誦是加入藝術性的感情演繹,讓學生更能把古代說書的藝術融入於現代讀物之中。朗讀是最基本的語音訓練,語速均等;朗誦就增加字詞間的抑揚頓挫,講求感染力。朗讀是今日初小的常規發音練習,不過詩詞需要吟誦,而不是朗誦。吟誦用南方方言爲善,不過如今老師已經大多不懂吟誦。吟誦是文學的重要內容,不懂南方方言,如同自斷一臂。關於朗誦,小學有背誦,默書有背默。小學又爲何多此一舉要學生背誦和背默呢?背誦經典一直是古代考試必需的技能,並且延伸到近代。背誦文章其實不太需要,反之,背誦一些經典章句或許重要些,這也是跟中國人平時說話喜歡引經據典有關。背默是加深某些經典章句的認知,皆因這些古籍多有艱僻文字。

最後是翻查紙質辭典,今日還需要嗎?答案是要的。翻查字典需要知悉部首,正確計算筆劃數,這無疑能鞏固小學生在字部首、筆劃、筆順的認知,更何況有很多字不能打出來。至於六書知識,今日在小學僅略略提及象形、形聲、會意、指事及舉數個字例而已。近代除了大學文字學課程外,基本中小學已忽略六書敎學。今人於文字視爲工具,忽略獨有之內涵,不知某字於某辭何解,比比皆是。

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粵語韻母在學習文學的重要性

語標準語(下稱語)不僅是現在普通話以外最多外國人學習的語言,還是最多華人學習的方言。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語作為廣東省經商通用語,又是港澳地區的溝通語言,其在娛樂界、華僑界的影響力遠大於其他方言。語和其他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更是漢語言研究不能缺少的語種。可以概括地說,今日普通話在語的基礎上融入了大量從南北朝之後的北方外來語和現代方言,語就是從古代中原漢語融入了先秦諸國、各民系的語之佼佼者。其今日之口語在現代語角度來看,書寫起來,大量用詞是中古語。古代中國文化最輝煌的時期,尤其是代,語是現代很有可能最能發揮賦、詩、詞韻味的中國方言,其押韻脗合程度是各方言中最高的。這主要得益於語保留了中古語較完整的韻母,尤其是韻尾。與今日各方言和官話比較,三個入聲韻尾p、t、k完整地傳承下來,閉口韻尾m沒有與n合流,鼻音韻尾n、ng沒有混淆,加上保留尖團音,清濁(現在用陰陽)平上去入調齊備,以語讀古文、詩詞,毋須看文字,也可以清晰理解內容,普通話就不能,這是很多中國人不容易察覺的。關於四聲,看看《康熙字典》內的<分四聲法>口訣:

平聲平道莫低昂(「平」是陽平調)(讀音要持平,不要高低起伏)
上聲高呼猛烈強(「上」是陽上調)(讀音要用力呼氣把讀音拉高)
去聲分明哀怨道(「去」是陰去調)(讀音由強緩緩地趨向弱,像哀怨之聲)
入聲短促急收藏(「入」是陽入調)(讀音要短促並且急速地收音)

        從調值比較,今天可能祗有語(注:整個中國漢族方言,包括部分語系方言調值都與以上口訣所描述的相差很遠,調值甚至相反)是完全符合四聲法則的。拿普通話來看看,調值從最低1到最高5:

陰平(即第一聲,55)(這個保持完好)
陽平(即第二聲,35)(這個變成往上,完全失真)
上聲(即第三聲,214)(這個基本符合原則,不過多讀半三聲,即21,像粵語陽平聲,或變調作普通話第二聲)
去聲(即第四聲,51)(這個其實不符合去聲規則,讀音過快,反像入聲的速度)
輕聲(語沒有,可能是受古代胡語影響,沒有明顯規律)

從這個情況來看,古代詩詞使用普通話誦讀,整體感覺失真很大,主要體現在押韻和調值上。最震驚的是現在學生不知道詩、詞需要以方言來讀,甚至說用普通話來讀才合適,貽笑大方。因此,若修讀中國文學,最好先修語,否則誦讀起來,韻味就失真太多。

粵語標準語音和香港粵語概況

今日語標準語音(下簡稱語)以粵海片-廣州-城內音為標準讀音,但是很多人誤把現代語字典的標音定作西關音。由於香港澳門廣東省重要的對外口岸,從朝後期就已成為殖民地,沒有受當時廣州省城外郊區和北方方言的發音影響,因而兩地都承傳了廣州城內音。港澳地區更是語標準語音、語本字考據、語語法的重要研究基地,加上敎育和書冊不使用簡化字,我以爲其語研究已超越廣州

從現在情況來看,大陸地區的語口語受到普通話的影響,而香港卻受到語的滲透(這情況已經蔓延至廣州地區),語口語能力正逐步衰退,用詞單一化、普通話化、語化,即所謂的新派語,並已經常態化。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口語插入大量原本語言已有詞彙之外來詞語,屬於較低級別的語言,就如以前不諳語人的所說的洋涇浜語一樣,一直屬於低級別語。這語言情況常常發生在殖民地和受外族統治過的地域。總體上,廣州市中年以上的本地市民在運用固有的語用詞優於港澳地區,很多人還能使用豐富的語詞彙、歇後語,但港澳地區的書面語則保留了文白混合的民國初期色彩,形成獨特的港澳風格。

香港在殖民地期間,由於語是政府官員、公務員、法律、醫學和大學使用之語言,香港人只憂慮下一代是否能說良好的語,而不擔心使用文。能說一口流利語視為有前途的象徵,久而久之就把語口語插入越來越多的語詞彙,到現在甚至是插入一兩句語短句。曾幾何時,這種口語形式給人一種優越感,並將其美化,說成是新派語。縱使現在香港人可能沒有這樣感覺,但其影響是語口語裏的大量語用詞很難改變過來。這種習慣已經嚴重影響文書寫,但香港語文老師卻不以為然。要改變香港這種重文,輕文的情況,我相信需要經濟環境的配合,才能把百多年的這種固有思維扭轉過來。

樂氏考證

樂的其中兩個讀音是ngok6,卽普通話的yuè;另一個是lok6,卽普通話的lè。臺灣的《異體字字典》祗標注前者爲姓氏,大陸的《新華字典》卻說兩者皆姓氏,實際情況如大陸辭書所說。

綜合網上較可靠資料如下:
1.西周官位有樂正,與音樂有關,後代以官名爲氏,讀如「岳」。無後人例子,成疑。
2.西漢官位樂府令,與音樂有關,後代以官名爲氏,讀如「岳」。無後人例子,成疑。
3.岳飛部份後人避難,改姓,網上錄有該族後人作人證,讀如「岳」。
4.夜郎之後人,以地名爲氏,今四川貴州一帶氏,讀如「岳」。
5.春秋樂毅之後,姓,中山國人,讀如「岳」。
6.春秋國大天之後,有樂霄姓,讀如「岳」。
7.春秋國國君公之兒子,其字爲樂父,後代以他的字爲氏。衎,喜皃,所以其字是「歡樂」義,但讀「岳」。(案:「樂」在上古祗有「岳」音,快樂是引伸義,並音隨義轉。)
8.蒙古慶格爾泰氏,姓氏是「快樂」義,代中業按義改,粵音lok6,卽普通話的lè。
9.蒙古奧敦格日樂氏在時期按音譯的最後一字改,讀音是lok6,卽普通話的lè。

民間俗語說:「一起走,同字異音分。」上面一至七項的後人就是ngok6這個讀音,蒙古族於歸化爲族的是lok6。

大陸藝人樂嘉寧波人,祖籍追溯到朝,與同仁堂創始人氏同族。臺灣同仁堂氏後人姓氏讀如「岳」,故樂嘉說自己的姓讀lè有誤。

古代選用「猺」代表瑤族的原由

        民國成立之後直到今日,一直有一股思潮來批判所有關於中國古代的東西。現代人常常穿鑿附會,任意臆測,妄說古代華夏民族總會利用文字醜化外族。現在常聽到的是,在古代民族偁謂上,常以爲使用虫、犬旁的字就是古代中國人(泛指族)醜化各民族的證據,卻從不解釋爲甚麼古代也有用夷、俚、戎等字。按族的敦厚性格,選字嚴謹,不會隨意出口辱人,其用字必與某民族居住地之生境、服飾或傳說有關,而最早的命名亦多從音譯。

根據一九八三年大陸官方編寫的《族簡史》,在南北朝之前,族和南方各族統偁「蠻」。時期開始用「徭役」的「徭」來偁呼。朝時,「徭」多改寫作反犬旁的「猺」,視爲侮辱性的偁謂。一九四九年後,要把民族一律平等看待,所以把「猺」改成爲「瑤」。除了《族簡史》的描述外,筆者先補充一些資料,那就是「徭」在古代也有用「傜」,至於後世用「瑤」,筆者所聽的傳聞是周恩來覺得族在新中國像是民族中的瑰寶,所以改玉字旁。

何光岳在《南蠻源流史》說族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善造陶器,故先偁「窯民」。又由於製造陶器需要旋轉、搖動來製坯,所以改成「搖民」。族的四大姓氏之一是氏,嫘祖方雷氏)善於養蠶繅絲,「搖民」也是,後來又衍生「繇民」偁謂。另外,三帝先後戰勝族先民,部分充當徭役,故又偁爲徭役、傜役、傜人。氏抄錄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人者,言其持徭役與中國也。」到代,蒙古統治者認爲族不繳賦稅,故改帶侮辱性的反犬旁之「猺」。直到近代,徵集各民主派人士,將美玉旁的「瑤」作爲族的偁謂。

筆者翻查資料,使用「猺」字最早作「族」義在李燾撰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載籍沒有找到窯民、繇民,但找到「搖民」,是傳說中的國名。查找《嶺外代答》原文,寫的是:「人者,言其執徭役於中國也」,與何光岳抄錄不同。因此,代改作反犬旁的「猺」,似乎不實,實際在代或之前就已經用「猺」字。

根據《異體字字典》,「徭」指「徭役」。「傜」作「徭役」義,通「徭」。猺,是一種野狗之名,也是民族名,即今日之族,也可用「傜」或「徭」。古籍有「莫傜」一詞,出自《地理志》:「長沙郡有夷䗺,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故以爲名。」杜甫有詩句:「莫傜射鴈鳴桑弓」。因此,早自代已叫莫傜,或簡偁「傜」。其解釋就是免受征役,代才有用「猺」,但沒有證據說是族還是蒙古族首先使用,於是說代統治者改用反犬旁的「猺」是謬誤的。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又說:「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爲輋,故稱所止曰輋。自信爲狗王後,家有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祝祭。」因此,代可能以此爲據,改作「猺」。猺,野狗也。歸納以上所說,按時序來說,族的偁謂改變如下:

莫傜(代)→傜(代)→猺(代)→瑤(現代)

綜上所說,代統治者把族首先改用帶侮辱性的「猺」是不確的。古代族偁「莫傜」,簡偁「傜」,也寫作「徭」。最遲到代用「猺」,源於族傳說其族乃狗王之後。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五族共和之「回」字考證

關於「五族共和」的民族問題,即滿,其中的「回」,今日很多網站定義爲泛指信奉伊斯蘭的人,其實是不對的。 「」是「回鶻」,即是今日的維吾爾族,不是今日的族。

本人論證如下:
1.古代的維吾爾族人一般統稱爲人、回紇回鶻維吾爾族的得名是到一九三五年才有。其祖先是蒙古人和伊朗裔土著,聚居於新疆,即末、民國初期常提及的回部回疆

2.今日之族,是波斯人和伊朗人的後裔,又叫東干人或回回,語言與維吾爾族人語言不一樣,而且散居於中國新疆族祗佔少數,源自乾隆時期引入。

3.乾隆時期,爲了遏制回鶻暴亂,實行「以」,前者的「」指回回,後者的「」指回鶻,所以代已經能區別這些伊斯蘭民族,而且族、維吾爾族能從姓氏區別,族很多在朝已經用姓。

4.孫文就任臨時大總統宣言:「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滿諸地為一國,即合滿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這種修辭方法明顯是用同樣五字概括地域和民族,其中「」在地域指回疆,因此「」在民族指回鶻回回和其他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並不主要聚居於回疆

        末、民國初期的局勢,形成當時最大的幾個族群的鬥爭,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族在外來勢力的持續影響下,謀求獨立。當時的政府已經對各民族的語言、宗教非常清晰,每個民族也有獨立名字,但古代有時的確會用「」一字概括回回回鶻。「五族共和」的原意是用五個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民族,來象徵國家必須統一。按中文語法,這樣的句式鋪陳,不會是泛指和專指混合。「回」泛指伊斯蘭民眾乃後世的誤讀。在閱讀文獻過程中,關於民族團結的闡述,民國初期的原意在地域和民族代表如下:

用字 地域 代表民族

整個華夏族地區 族,使用語,代表語系文化
滿 東北地區 滿族,使用滿語、代表通古斯語系文化
外蒙內蒙地區 蒙古族,使用蒙古語,代表阿爾泰語系文化
新疆地區 維吾爾族,使用維吾爾語,代表突厥語系和伊斯蘭文化
青藏高原地區 族,使用語,代表語系和佛教文化

        當然中國不止這麼少的民族,但是這幾個少數民族在當時,直到現在,除了滿族外,都是困擾中國國家民族團結的重要族群。網上很多資料說「回」在當時指信奉伊斯蘭的人民,不合原意。

漢字按字形歸類爲不同體系

        漢字不同於其他語言,從古至今發展了不同的書體。古代有識之士都能書寫不同字體,這是當時基本敎育內容之一。現代語文敎育已經大大改變,一般成人不能辨識小篆和草書漢字了。

        縱使文也有使用語漢字,但有時候單憑字形,中國人也無法知道究竟對應的是哪個中文字。若說及古代不同書體,其情況應會如同語漢字一樣,今人根本無法辨識,更遑論書寫。古代的不同書體,於字形而言,其實是各個不同於現代書寫的文字體系。基本上,沒有認真地學習,今人不會看得懂的。因此,我覺得漢字在中國來說,應該把古今漢字以體系來區分,其中包括古文字體系和今文字體系。古代文字體系包括三個分支:卜辭(今日偁甲骨文)、金文、篆籀(今日偁小篆、大篆、籀文)。今文字體系包括四個分支: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古代三個分支體系有專門的研究,現今體系主要是隸楷和行草的區別。隸書的進一步筆劃線條化產生了楷書,行書的進一步省畧產生了草書。隸書繼承了小篆,保留了小篆的眾多部件,過程中也出現了部件錯譌現象,而楷書就進一步把隸書筆劃線條化。行書是把楷書的筆劃連筆,部件簡化,但整字輪廓仍然清晰可見。行書進一步簡畧和合併部件,整個字形輪廓就發生較大變化,已經純粹作爲一種溝通工具,那就是草書。這是爲甚麼今人能較易辨識隸書、楷書、行書,但有較大困難辨識草書的原因。

        綜合以上所說,今人祗能辨識上面七個漢字體系的其中三個,但不代表今人能書寫這些體系的文字。四個現代文字分支體系除了筆法外,在部件及結構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這裏就不會說及。

        由於大陸在五十年代推行簡化字,以隸書、楷書和行書來書寫大陸簡化字,祗有筆劃和外觀類同,其他涉及部件錯譌等就沒有牽涉其中。古代書體基本上使用繁體字,所以辨識或書寫隸體、行體、楷體,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認識繁體字的能力。

        一個移民到了另外一個國家,鄉語隨著世代的繁衍會逐漸弱化,一般從第三代或第四代開始,這種現象就非常明顯。我覺得在文字方面,情況也是一樣的,實際上弱化的情況會更快。從簡化字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中開始推行,以二十年爲一個世代來計算,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第一代,八十、九十年代的是第二代,新世紀開始到二零二零年的是第三代的話,第三代最年長的也不過二十歲,是否與我假設的那樣無法辨識繁體字,繼而無法辨識古代的隸體、楷體、行體呢?暫時仍然言之尚早,畢竟那代人還在求學階段。不過,據我自己在大陸的親身體會,二十多歲的人(卽第二代)不認識和不能書寫常用繁體字的是很普遍的,不能書寫更是常態。除了部件類推外,實際繁體字不同形於簡化字數目不少,對於辨識及書寫古代隸體、楷體、行體,還是有不少不利因素的。

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九龍寨城公園碑記解讀

九龍寨城依山臨海,地平土堅,與香港紅香爐山隔海對峙,(案:紅香爐山就是今日的香港島。古代畧大的島嶼命名多用「山」字,如香港大嶼山浙江舟山大魚山。峙,音似,北音治。)扼維港之咽喉,風景佳勝。東望鯉魚門,直出大洋,西臨尖沙嘴,內通虎門,海濶灣長,形勢險要。自香港割讓以後,廷遣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司巡檢進駐九龍村寨,(案:大鵬卽今日古蹟大鵬所城,位於今廣東深圳大鵬新區。副將,從二品武官,「協」的官兵數目大於 「營」,有幾千人。巡檢司是偏遠地方之非常設組織,設巡檢,從九品文官。九龍巡檢司(簡偁九龍司),管轄未割讓之九龍新界及部份深圳地區。)捕盜緝私,保境安民,爰有修城、(案:爰,音援,於是解。)、築砲臺、鞏固海防之議。九龍寨城肈建於道光廿六年,翌歲一八四七年落成。內建武帝廟(案:武帝關羽。)、龍津義學,屯兵操練,移民實邊,海濱鄒魯,(案:實邊,充實邊疆也。鄒魯,泛指濱海文化名城,分別是子和子的故鄉。)振興文教。其後英國展跖界址及於新界,(案:跖,此處字誤,應是「拓」。),惟廷堅持保留九龍寨城及舊碼頭一區,以便官民行走。一九四二年,軍拆毀城牆,修建啟德機場。戰後居民漸多,習稱九龍城寨,佔地二萬九千平方米,入住三萬三千人。一九八七年初,港英當局徵得中國政府同意,宣佈清拆九龍城寨。一九九四年清拆完成,香港建築署,乃興建九龍寨城公園,與賈炳達道公園連成一體,展現龍城新貌,更添遊樂之所,懷古欽風,(案:出自李白詩句「懷古欽英風」,緬懷古人,欽羨堅守故土戰將之雄風也。)功莫大焉。九龍寨城迭經拆建,古蹟漸湮,(案:湮,粵音因,北音煙,又音因。),倖者,存衙門、古井、石碑、柱礎而已。一九九零年五月,建築署仿初園林風格,修築亭臺廊榭、假山奇石、花木魚池、叢林瀑布等,宛然畫境,(案:宛,音jyun2,北音wǎn。畫,音話。)洗滌心靈,(案:滌,音敵。)得山水之真趣,發思古之幽情。園中迴廊繞翠,(案:繞,音jiu5。)亭榭命名,皆屬寨城聞人,如玉堂亭,乃因寨城守將張玉堂冼斌溪,則為《龍津石橋序》之作者冼斌,曾是提督學政。園內路徑保留五十年代舊名,如光明路龍城路龍津路等,舊家雲鶴,(案:「舊家」指久居某地而有聲望之人家。雲鶴,隱居不仕之人。)依稀可辨。寨城公園以南北二門為主軸,其他——乾門艮門、(案:艮,音gan3,北音gèn。)、巽門,(案:巽,音遜。),皆循古制,兼重山水氣派。園西玉堂亭為制高點,峯巒艸樹,(案:艸,「草」之本字。),山石犖确。(案:犖,音落。确,音確。犖确,險峻不平也。)沿冼斌溪而下,溪堂信步,(案:溪堂,臨溪堂舍也。信步,隨意漫步也。)泛采流波,(案:泛采,呈現色彩也。采,同「彩」。流波,流水也。)山色空濛,(案:空,廣闊也。濛,微雨也。空濛,廣闊而帶微雨迷茫貌也。)涼風習習,(案:習習,風緩緩吹貌。)長廊盡處,池臺挹翠,(案:挹,音邑,牽引也。挹翠,比擬牽引草木也。)水面清圓。(案:出自周邦彥的詞句。清圓,清澈而像碧玉圓潤也。)龍南榭翼西南一角,(案:翼,掩蔽也。)觀荷聽鳥,(案:聽,音teng1。)尤為閑雅。園中衙門乃昔日大鵬協府,三進四廂,(案:廂,正屋兩側房間也。)頗復古貌,陳列文物,備見幽深,(案:備,齊也。幽,靜也。)旁為廣蔭亭竹桐軒六藝臺等。園中有園,時花異卉,盆景琳瑯。(案:琳瑯,比擬作美好東西也。)園中松崗,有敬惜字紙亭張玉堂舊刻銘碑尚在。(案:銘,音明。)北上邀山樓嶺寓目。(案:「獅」指獅子山。寓,寄也。寓目,景物映入眼簾也。)旁為童樂園弈園橘中秘亭,(案:橘,音骨。)生肖雕像按堪輿術數排列,棋壇比奕,童叟相歡,各得所樂焉。園中八徑縱橫,輪椅可達,傷健同行,皆無罣礙,(案:罣,音掛,罣礙也。罣礙,阻礙不通也。)于今合浦珠還。(案:于,至也。浦,音普。此處比擬舊時八徑重新確認其原位置也。)詩聯增價,康文署執事諸公,(案:執事,主管其事也。)乃廣邀題墨,發揚文采,懷故國之旗鼓,(案:旗鼓,借喩作堅守固土之兵將。)賞歸璧之魁星。(案:歸璧,指園中之歸璧石。魁星,指園中之魁星半亭。)風景已殊,山河再造。故城新況,掩映多姿,(案:掩,遮蔽也。映,明也、隱也。掩映,時蔽時明也。)四時佳日,盍興乎來?(案:盍,音合,何不也。興,音hing1,發動也。盍興乎來,為何不動身來也。)

香山黃坤堯撰(案:香山卽今廣東中山市。黃坤堯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系敎授,現已退休。)
東官陳樹衡書(案:東官卽今廣東東莞市。陳樹衡,別名士恆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書法家。)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九龍寨城公園園林設計前言解讀

前言

吾國造園家陳從周著有《園林談叢》,乃本園之圭臬。(案:碑文「臬」下从水,應从「木」,疑結切,粵音熱,北音捏。)今選錄其要,以佐釋本園設計之旨。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徑緣池轉,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案:出自王士禛《冶春絕句》)的瘦西湖相彷彿,妙在移步換影,這是動觀。

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案:出自《園冶》)的境界。

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且要具有畫意。

園林景物有仰觀、俯觀之別,在處理上亦區別對待。樓閣掩映,山石森嚴,曲水灣環都存乎此理。「小紅橋外小紅亭,小紅亭畔,高柳萬蟬聲。」(案:出自《園冶》)「綠楊影裏,海棠亭畔,紅杏梢頭。」(案:出自朱淑真的《眼兒媚》。)

中國園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立峰是一種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細看才象(像)美人。園林中曲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



陳從周教授,其早年從事文史,研習繪畫,對人物山水花鳥,各有高深造詣。中年以後,所繪蘭竹,意多於筆,趣多於法。自出機杼,(案:杼,直呂切,音柱,昌母。自出機杼比喩自我創新。)脫盡前人窠臼,(案:窠,音科。窠臼比喩陳舊規格。)以詞意境畫意相參,探求園林技藝。

王迺霞(案:王西野,字栖霞,書畫家。此抄錄有誤。)跋語
謝順佳(案:氏乃退休建築師兼書法家。)書并記

施偉明選石并鐫(案:琢石,子泉切,精母,齒齦塞擦音t͡s,粵音專,北音捐。)





朝鮮讀音考證

朝,今日語音讀「招」或「潮」;鮮,今日語音讀「先」或「癬」。中國大陸將這地名讀「潮癬」,臺灣香港澳門大多讀「潮先」,部份人讀「招先」。

朝鮮氏皇朝成立於十四世紀,在此期間有書《東國輿地勝覽》,書曰:「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輝,故名朝鮮。」因此,很多學者以此爲據,確定讀音爲「招先」。不過此地名來自十四世紀末,氏向朝請封,代皇帝定其國號爲「朝鮮」,取其「朝日鮮明之國」之義。

公元八世紀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關於朝鮮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意思卽朝向汕水。不過,所有字書的「汕」沒有「仙」這個讀音。

張守節《〈史記〉正義》關於朝鮮云:「朝仙二音,《括地志》云:『髙驪都、平襄城。本漢樂浪郡、王險城,又古云朝鮮地也。』」(案:筆記從《欽定四庫全書》影印本抄錄。)

《〈尚書〉大傳》云:「王勝繼公子祿父,釋子囚。(案:祿父,卽武庚王之子。)子不忍之釋,走之朝鮮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子到的朝鮮就是代的樂浪郡。周武王是公元前十一世紀人。

古籍《山海經》云:「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說文解字》大本與注本、《廣韻》、《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都標注地名讀「招」。《〈史記〉索隱》的說法似乎很牽強。第一,「汕」沒有「仙」這個讀音,因此其第一字之「朝向」義也成疑,最重要的證據還是在語音。上古周武王時期已有朝鮮之地名,位置也在今天朝鮮附近。朝,意思就是「旦」,讀音祗有一個,讀「招」;鮮,也祗有一個讀音,讀「仙」。作「罕見」義的是叚借字,周武王時還沒有此義。故朝鮮這個地名,理應讀「招先」。

二簡字在大陸和香港的影響

        二簡字卽在文革期間(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五日)草擬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稿)》的文字。文革後翌年(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實施​​,二十一日的各大報章隨卽使用二簡字,但七八年九月,所有報章雜誌停用,使用了約十個月。一九七八年三月二日在教科書上試用,但四月十七日就廢止,僅一個月。《百度百科》的說法是由於大陸當時(八十年代中)的人已經普遍地脫盲,而且二簡字在社會上造成了使用上的溷亂,以及受到當時文革結束後的政治氛圍所影響,所以國務院於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廢除二簡字。綜合以上時間,在七七年十二月到七八年九月的十個月內已是成年人,必定記得這段文字史上的事件。

        雖然二簡字使用僅十個月,其影響仍然持續到現在,甚至波及香港。影響大陸最大的是姓氏,從而引致現在溷亂不堪的情況。),本來就是個俗字,原字就是。近古由於俗寫,《萬姓統譜》也分爲兩姓收錄,但實際是同一個姓氏。二簡字通行期間,所有姓)的改姓)。二簡字廢除後,很多姓)的沒有改回去。除了姓外,沒有改回本姓的還有氏、氏。)姓改作罕有姓氏的姓,姓改作罕有姓氏的姓,)姓改作罕有的姓氏),姓全改姓姓改姓,但其實根本沒有姓的。其結果是大陸新增了很多姓氏,亦帶來讀音的溷亂,如姓,不知是平調還是去調。

諷刺的是二簡字基本絕跡於大陸,但能在香港見到二簡字的蹤影,原因是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大陸移民來到香港。這些新移民大多學歷低,在菜市場、餐廳工作,也就是八、九十年代市面出現最多二簡字的時期,今日偶爾也能在大街小巷看見,常見例字如下:

餐廳 歺庁(歺是二簡字)
雞蛋 鳮旦(旦是二簡字)
韭菜 艽菜(艽是二簡字)

一圓 一元(元是二簡字)
停車 仃車
咀(二簡字,並一直是粵語地區的通假字)

鱖魚 桂鱼(桂是二簡字)

        二簡字在香港可以算是俗字的一種,祗要不產生岐義,社會上使用也是可以的,民間自會選擇合適的俗字於某一地域使用,古今如是。

《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評論

      《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紀念,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明確提出以一國兩制來解決臺灣問題,這表明了臺灣現在的情況不可能永遠這樣下去。臺灣蔡英文,常常用臺灣的民主是臺灣人民引以自豪的觀點,其實可笑。國家管治首要是人民幸福,不是個別人士幸福。人民只看同一時期,即大陸改革從七八年至今,兩岸這四十年的經濟、文化、軍事的變化。今時今日,臺灣政府還是非常幼稚。現在如果有人認為臺灣還有什麼可以跟大陸政府談判的話,我覺得是很可笑的。

呂叔湘與文字改革

        近代積極推動大陸簡化字,甚至推崇把漢字拉丁化的學者,爲數不少,呂叔湘是其中之一。

呂湘,字叔湘,生於一九零四年(光緒三十年),卒於一九九八年,江蘇丹陽(今鎮江丹陽市)人,近代語言學家,倡導漢字拉丁化,積極推廣普通話,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顧問。幼時入讀私塾,二二年入讀國立東南大學(今已分立爲多個不同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畢業後當中學英文老師。三六年在英國牛津大學修讀人類學系及在倫敦大學修讀圖書館學。三八年回國出任國立雲南大學(今雲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華西協和大學(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金陵大學(今已分立爲多個不同學院)之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並兼任國立中央大學(卽上文的國立東南大學後來的更名)中文系教授。四九年後曾出任清華大學之中文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並最後晉升爲所長。

從其一生學歷來看,其於語言學之思維深受青年時期修讀英語之影響,並通過英語語法的知識來研究漢語語法,從而成爲漢語語法學的奠基者之一。特別之處是古代私塾須學習文言,故氏也能述及文言語法。他與中國文化有所淵源始於出任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由此就從英語系的敎員變成爲中文系的學者,該與他在漢語語言學的貢獻有關。在文字學方面,明顯地他是一個外行人。他並沒有在文字學認眞地做過研究,最關鍵的因素影響他覺得漢字必須拉丁化,莫過於末後中國的落後和英國的強盛對比。其人生後期,沒有從事英語相關的事業,卻當了《現代漢語辭典》的編輯長。其積極推廣普通話及白話標準語法,相信是受到青年時期在英國學習和在大學修讀外國文學有關。大陸當時委以他出任文字改革的工作,據其人生經歷和對漢字之瞭解,我覺得似乎並不恰當。

白花魚藤的告白

        白花魚藤是一種罕有的植物,較大的現在生長於香港荔枝窩。它一直延綿生長,就好像知識一樣,不斷的從各個方向蔓延,故本人用此作為筆名。

        發佈網志主要是為了公開自己的一些個人意見和研究,藉此證明自己在中文的造詣和引來更多的指正。憑藉這個網誌,也希望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和工作機會。

        本人是一位粵語教學者,有長達十年的教學經驗。我亦認定自己是一個《小學》研究者、漢字教育和推廣者、中國文化推廣者、中西文化和語言教育者、粵語學者、社會評論者。作為有眾多範疇愛好之人,也同事彌補自己語文學識的不足,十年來博覽群書,從而領悟了很多外行人,甚至內行人也忽略的事情。將來網誌會發布很多不同的話題,有時事、歷史、政治、漢字、中英文比較和其他,以抒一己之見。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周有光與文字改革

        大陸近代出任漢字改革工作的著名學者,又譽爲「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其人生經歷也像呂叔湘一樣,青年時期本同漢語專業並無任何關係。

周耀平,生於一九零六年(光緒卅二年),卒於二零一七年。年青時使用筆名有光,隨後以有光爲號,生於常州江蘇宜興人。幼時已入讀新式學校,未曾入讀私塾。成年後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今已經解散),修讀經濟學,兼修語言學。後來改讀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繼續學業。隨後往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留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銀行業工作。大學求學時期,對語言學和文字改革產生興趣,並參加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由於曾發表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論文,四九年後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邀請出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稍後再委任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

呂叔湘一樣,他是當時希望把漢字拉丁化和改革的倡導者之一。呂叔湘在漢語語法學有貢獻,他卻在北方官話的拼音系統作出重大成就。氏打破一直以來依賴外國人發明的漢語拼音系統。現在臺灣也放棄此前使用的通用拼音,改用氏的漢語拼音。其在漢字學領域,氏似乎也像呂叔湘先生一樣,並無太多研究,反而有很多關於外文及文字類別的研究著作。我認為氏熱衷於漢字簡化,也應該離不開他對於字母文字的認識,並以此覺得漢字應該拉丁化,在他心坎中,這才是文字發展的正常現象。他希望漢字拉丁化的思維,不難從他的著作中之字裏行間能夠發現。對於委任氏作爲文字改革委員,在當時一面倒嚷著把漢字拉丁化的時代,像呂叔湘先生一樣,氏也是理想人選。在漢字學領域角度,氏無疑不能與同時期的漢字學家媲美。

吳玉章與文字改革

        關於四九年後大陸開始研究漢字改革,就不得不提吳玉章氏是親自寫信給毛澤東,提出「爲了掃除文盲,必須進行文字改革」的提議者。這就是隨後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的重要人物之一。今日「漢字簡化能掃除文盲」的觀點可能始於氏。

吳永珊,號玉章,生於一八七八年(光緒四年),卒於一九六六年,出生地在四川雙石鎮(今自貢縣)。早年曾在日本東京成城學校(當時是爲中國培養陸軍的軍事學校)學習。可能由於推翻廷有功,後來當上成都高等師範學校(今四川大學)校長。二十年代,氏也曾往蘇聯東方大學(當時是培養共產主義戰士的軍校)學習和任教。三九年,出任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委員。

氏一生,基本沒有受過任何有系統的漢字教育,甚至正規教育也沒有。跟漢字直接有關的就是當上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會長,所謂的新文字就是拉丁化字母拼音而已。從氏一生的經歷,可以看出其主要生活在偏遠的內陸地區。大陸有些網上資料把氏視為語言文字學家和教育學家,我不敢苟同。以氏資歷和學識,擔當文字改革領導工作,無疑祗有政治原因,而非他的個人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