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九八三年大陸官方編寫的《瑤族簡史》,在南北朝之前,瑤族和南方各族統偁「蠻」。隋、唐時期開始用「徭役」的「徭」來偁呼。元朝時,「徭」多改寫作反犬旁的「猺」,視爲侮辱性的偁謂。一九四九年後,要把民族一律平等看待,所以把「猺」改成爲「瑤」。除了《瑤族簡史》的描述外,筆者先補充一些資料,那就是「徭」在古代也有用「傜」,至於後世用「瑤」,筆者所聽的傳聞是周恩來覺得瑤族在新中國像是民族中的瑰寶,所以改玉字旁。
何光岳在《南蠻源流史》說瑤族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善造陶器,故先偁「窯民」。又由於製造陶器需要旋轉、搖動來製坯,所以改成「搖民」。瑤族的四大姓氏之一是雷氏,嫘祖(方雷氏)善於養蠶繅絲,「搖民」也是,後來又衍生「繇民」偁謂。另外,三苗和炎帝先後戰勝瑤族先民,部分充當徭役,故又偁爲徭役、傜役、傜人。何氏抄錄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徭人者,言其持徭役與中國也。」到元代,蒙古統治者認爲瑤族不繳賦稅,故改帶侮辱性的反犬旁之「猺」。直到近代,徵集各民主派人士,將美玉旁的「瑤」作爲瑤族的偁謂。
筆者翻查資料,使用「猺」字最早作「瑤族」義在宋代李燾撰的《續資治通鑑長編》。載籍沒有找到窯民、繇民,但找到「搖民」,是傳說中的國名。查找《嶺外代答》原文,寫的是:「猺人者,言其執徭役於中國也」,與何光岳抄錄不同。因此,元代改作反犬旁的「猺」,似乎不實,實際在宋代或之前就已經用「猺」字。
根據《異體字字典》,「徭」指「徭役」。「傜」作「徭役」義,通「徭」。猺,是一種野狗之名,也是民族名,即今日之瑤族,也可用「傜」或「徭」。古籍有「莫傜」一詞,出自《隋書〈地理志〉》:「長沙郡有夷䗺,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故以爲名。」杜甫有詩句:「莫傜射鴈鳴桑弓」。因此,早自唐代已叫莫傜,或簡偁「傜」。其解釋就是免受征役,宋代才有用「猺」,但沒有證據說是漢族還是蒙古族首先使用,於是說元代統治者改用反犬旁的「猺」是謬誤的。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又說:「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爲輋,故稱徭所止曰輋。自信爲狗王後,家有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祝祭。」因此,宋代可能以此爲據,改作「猺」。猺,野狗也。歸納以上所說,按時序來說,瑤族的偁謂改變如下:
莫傜(唐代)→傜(唐代)→猺(宋代)→瑤(現代)
綜上所說,元代統治者把瑤族首先改用帶侮辱性的「猺」是不確的。古代瑤族偁「莫傜」,簡偁「傜」,也寫作「徭」。最遲到宋代用「猺」,源於瑤族傳說其族乃狗王之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