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俗體字短評

漢字與其他語言不同,書寫體上分爲正字和俗字,文章主要談的是俗字。

俗體字一般縮略作俗字,兩者無異。俗字就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正體字也可以縮略爲正字。俗體字不是敎育系統理應學習的楷書漢字,而是代替正體字的一種字形。除了俗體字外,還有通用字,也可以縮略作通字,其區別是通字還可以在重要的書函上使用,俗字一般就盡量避用。通字和俗字有時難以區分,所以有時候祗區分正俗字兩類。正字是某時某地某政府定的標準用字。在港澳臺地區,正字字形往往與篆體的部件結構密合,大陸地區用了簡化字,其正字就跟港澳臺截然不同。嚴格來說,通字也是俗字的一種,但其字形跟正字在輪廓、部件、義符、讀音上,與正字有一定聯繫,不會偏離太遠。俗字在字形上,整體在筆劃數、部件數、部件形態,出現簡約情況。總括地說,正字跟原來造字的字理、政府對於某字的部件組成取態,密切相關。通字是俗字的一種,而且廣泛通行於手寫體上。俗字一般視爲社會實用文字,字形一般變化較大,可能出現兩個或更多的俗字字形,字理、字義在字形上無法體現。

大陸及海外華語使用區域的「大陸規範字」並沒有所謂的俗字,列明爲俗字的字很少,都與第二次簡化字有關係,如姓氏的「肖」,明確列明是「萧」的俗體字。

現代港澳臺地區漢字體系認定的俗體字基本是一致的。俗體字在社會上使用範圍不限,但是正式文件、幼兒園、小學作業不應該使用俗體字。

很多常見俗體字流通於社會上,以下是不同類型俗體字的例子:


  • 整字變更


這類字一般是根據代替字的義符、讀音重新造字或借用他字,多數是形聲類字。字例包括:「莊」作「庄」、「妝」作「粧」、「萬」作「万」、「體」作「体」。


  • 部件省略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省掉。字例包括:「寶」作「宝」、「標」作「标」、「餐」作「歺」。


  • 部件改動

這類字就是把部分部件換掉,部分字是行草體楷書化的新造字。字例包括:「會」作「会」、「亂」作「乱」、「國」作「国」。


  • 部件增加

這類字由於字義不明顯,又或受他字類化而成,又或受他字類似部件影響。字例包括:「韭」作「韮」、「場」作「塲」」、「全」作「痊」。


  • 同音字錯用

這類字是由於字音相同而誤用他字,在北方語系經常出現。字例包括:「聯」作「連」、「溷」作「混」。

俗字爲社會多用了,久而久之可能變爲通字,甚至變成正字,但是基本祗佔少數。大陸推行簡化字後,從正俗字區分來說,差不多使整個系統瓦解,並產生了另外一個新的文字概念,即是所謂繁體字和簡化字。概括地總結,絕大部分港澳臺的正字就是大陸的繁體字,較大部分港澳臺的俗字就是大陸的簡化字,餘下的都是新造字形,並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