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昆蟲之「昆」的本字

昆,據《說文》所說,从日、从比,日部,同也。於昆蟲一辭,無有所指。「昆」在昆蟲是假借字。昆,本字是䖵。《說文.注》,古䰟切。蟲之緫名也。从二虫。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由於「昆」受到蟲字影響,又新造一個「蜫」字。另據《碑別字新編》,有「堒」字。 《集韻》,又假「䐊」字。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䖵」似乎不作本義。「䖵」在朱彝尊的《曝書亭集》和《御定月令輯要》使用過。「蜫」在東漢《論衡.商蟲》、代《藝文類聚.螟》等多本載籍出現過。「堒」和「䐊」未見載籍用例。


季旭昇說,蟲、䖵在上古是繁省體的區別。暫時知道,甲骨文、金文都有䖵字,但沒有蟲字。「蟲」的最早字形在戰國時期出現。


《說文》內,从䖵部的字頗多,都是昆蟲名字。从蟲部的字,祗有六個。以愚推測,以現在找到的證據,䖵字先有,本義就是《說文》所說的,是昆蟲的總名。我國有這麼大地域,肯定有數以萬種的昆蟲,也必須要有一個漢字來表達其通名。左右二疊字今天還常用的就不多, 如:棘、林、朋、艸、比、从。其中,棘、林、艸,都基本上帶有通名功能。由此類比,䖵字的確在造字之初,可能就是一個總名。


上下三疊字一般都是帶有眾多義,如:品、森、磊。蟲,很可能是較後時期新造出來的漢字,表示多義。查考《說文》蟲部的六字,除部首外,餘下五字都是集居性的昆蟲名字。从䖵部之字,全都是我國中原固有的昆蟲名,部分喜歡單獨出沒,所造之字符合䖵字部首之義。後來,外來物種之新造字和俗字,一律从虫。


總結以上資料,「䖵」先於「蟲」出,兩字含義有少許不同。䖵是總名,蟲取其多義。後來䖵祗作爲部首,後世不用,再晚些,新造字也不以䖵爲部首,全都改用虫爲部首造字。蟲,從強調眾多義改爲通名,也同時不再以蟲爲部首造新字。


總結以上所說,以下是「昆」的資料:
本字:䖵 部居:䖵 構字:二虫 六書:會意字
今字:昆 部首:日 構字:日、比 字類:音假字
異體字:蜫、堒
假借字:䐊
粵音:kwan1 國際音標:是kʰuɐn 音調:陰平
國語:ㄎㄨㄣ 普通話:kūn
《廣韻》
反切:古渾 韻目:魂 韻攝:臻 小韻:昆 聲調:平 部位:牙音
清濁:全清 字母:見 開合:合 等第:一 擬音:kuən
上古音:kuən
字形衍生次序:
䖵→蜫(俗字)→昆(簡化)
䖵→堒(俗字)→昆(簡化)

䖵→䐊(音假字)

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

「蚊」的本字

蚊,在古代中國應該是已經存在的。從蚊字來說,是一個形聲體字,聲符「文」於蚊字,一說是這種蟲有斑紋,故从文,最早在代晚期已有該字形,不過《說文》認定是俗字。據《說文.注》,無分切。蟁,齧人飛蟲。从䖵,民聲。𧓢,蟁或从昬,㠯昏時出也。蚊,俗蟁,从虫,从文。若據氏所說,蚊之本字應是𧓹,昬字於「𧓹」是聲符,並附帶相關意義;《說文》所說的蟁字,反而是𧓹字的省體。《龍龕手鑑》載有螡字和蚉字,《廣韻》、《集韻》有䘇字和𧏎字。《集韻》有𧉬字。另外,《經典釋文.卷三十.〈爾雅〉音義下》又假鴖字。《語大字典》有「𧊈」。《重訂直音篇》有「𧎪」。《字彙》有「𨷷」字。《康熙字典》引《直音》載有「𧖁」,不過應該是錯誤的,不是蚊,是蠍。。「𧓹」、「𧉬」、「𧎪」、「𨷷」和「𧏎」未在典籍出現過。「蟁」在代《詩外傳》、《大禮記.誥志》等有使用過。《子.人間世》有「蚉」。「䘇」列印於南宋成都文類》、代《臺灣府志》等。代《西山文集》、代《文襄奏疏》等有「螡」。《淮南鴻烈解》有「𧊈」。《後龕詩鈔》有「𧓢」。

蚊的原來粵音理應是「文」,但今讀陰平調。普通話的調仍然是陽平調,由此可知,今讀音有所更改。初的語韻書《分韻撮要》還是陽平調,今日的讀音那可能已經有四百年歷史。另外,過去文字學家所忽略的就是讀音的探究。上古所有物種的名稱似乎都是擬聲得來的。蚊的讀音,也應該從蚊子在人類耳朵旁邊飛翔時所聽見的聲音而命名的。

「蟁」是形聲字,「民」是聲符,兼表意爲銳物刺人,粵拼是man4,國際音標是mɐn。據網站《小學堂》,廣州語是陽平調,似乎不確,其紀錄可能是數十年前的資料。如是這樣,「蟁」的陰平調歷史非常短。

以愚推測,雖然金文有「蚊」的孤例,但已經是代晚期,那時期已經開始有很多俗字流行,故《說文》才描述爲俗字。代的簡牘多寫「蟁」,這爲甚麼《說文》認定「蟁」才是本字,而「蚊」在東漢也已經流行。至於「𧓹」,氏所解釋說黃昏多蚊子可能不確。 「民」可能是用尖銳物刺眼,蚊子剛好有刺吸式口器,故「蟁」从民、从䖵。按上古造字,昆蟲應該使用部首䖵,而不用虫。估計代仍然有很多人曾經見過「蟁」字,故很多簡有「蟁」字。還有一個重點,簡多俗字,究竟「蟁」是否俗字,暫時不得而知,姑且當其是蚊的本字。

總結以上所說,以下是「蚊」的資料:
本字:蟁 部居:䖵 聲符:民 六書:形聲字
今字:蚊 部首:虫 聲符:文 字類:俗字、形聲體字
異體字:𧓢、𧓹、𧊈、𧉬、䘇、螡、𧏎、蚉、𧎪、𨷷
假借字:鴖
粵音:man1 國際音標:mɐn 音調:陰平
本音:man4 音調:陽平
國語:ㄨㄣˊ 普通話:wén
《廣韻》
反切:無分 韻目:文 韻攝:臻 小韻:文 聲調:平 部位:脣音
清濁:次濁 字母:微(明) 開合:合 等第:三 擬音:mjuən
上古音:mǐwən

字形衍生次序:
鴖(互作假借)
𧓹(誤作)𧓢(誤作)𧎪(簡化)𨷷(俗字)
𧓹(誤作)𧊈(簡化)𧉬(部件改位)𨷷(俗字)
蚊(俗字)(部件改位)螡(繁化)𧏎(部件改位)𨷷(俗字)
蚊(俗字)(部件改位)螡(繁化)䘇(繁化)𨷷(俗字)
𧖁(錯誤)


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本字研究短評

        香港很多本土人士喜歡尋找粵語中的本字,這本身是非常欣慰的事情。找本字,其實不一定局限在粵語口語裡面,更多日常生活的白話文、書面語,也充斥著數以百計的假借字。那就是說今日我們書寫時,詞語用字不是本來的字,一般是音假字、俗字、甚至譌錯字。

        要探討那個字不是本字,這就必須理解漢字在某詞所代表的含義。漢字是形、音、義的文字,任何漢字在某詞無法於理能通解的,很大可能就不是本字。方言口語裡面,很多是文言,還是有很多在載籍中找到文字證據,尤其是當字義和讀音沒有很大改變的時候。可惜,讀音往往改變了,甚至字義擴大了,這就帶來尋找本字的麻煩。

        熱衷於文字考究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從來文字本字了得的人,差不多很難寫錯字。不過,由於以往文字學家喜愛使用本字,大多數人看不懂,以為是與社會脫節,又諷刺他們多造作、多泥古、多無聊,這種粗疏的妄語對於漢字傳承、漢字教育以及漢語和漢文化自信,於民族自信來說,毫無好處。

        回復使用部分本字,在字義的理解上、方言文化的傳承上,甚至漢字教育上,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其好處的。經過已故去的寥寥可數的文字學家留下的筆記,我已經收集了數百個白話文和粵語的本字,將來會陸續於此網站發佈。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漢語的十大錯誤理解

非:漢語沒有時態式(過去式)、複數、不定冠詞等,所以不能準確表達時間是否過去、數量等概念。

正:其實,中文在語境中、時間詞、甚至語氣詞(粵語)、副詞(已經、雖然)來反映行為是否已經過去,根本不需要所謂的過去式。一般名詞已經代表複數,而不定冠詞是用量詞來表達的。

非:簡化字和繁體字只是繁簡問題,在漢語文化上沒有區別。

正:從甲骨文到楷書,一直存在兩種文體,即正體和省略體。省略體就是把一個字省掉部分構件來書寫。正體(即文字完整反映造字的字理)是學校老師教導學童學習的字形,省略體(即文字省掉部分構件以方便書寫)是在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字形。在實際使用中,所有儀式、祭祀、政府文書、重要檔案、起名冠字、對聯題字等,除了書法表達方式外,無不使用正體以反映這些活動的嚴肅性和莊嚴性。這些氛圍是通過正體字、篆體、文言來體現的。這些語文要素正就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雖然簡化字是大陸規範的正體,但是實質上,簡化字的設計或來源就是省略體,即古代的俗字。從文化上講,楷書體要運用傳統漢字(即繁體字)來配合這種顯示文化內涵、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僅是正簡字,書體也是重要一環。在歷史的發展中,小篆體是最正式的書體,適合於與古代有關的活動,包括祭祀、印章等,使用楷體(不管是正體還是簡體)都不配合這份氛圍。在這些特顯中國文化內涵的活動中,使用簡化字,會給人不莊重的印象。重要的檔案或歷史資料,簡化字還會帶來很多歧義。因此,關於重要史籍資料,編者基本不會翻譯成簡化字的。只有正體字才能清晰地表達文義,減少歧義。

非:香港人、臺灣人使用很多簡化字,簡化字已經在香港、臺灣流行。

正:俗字在日常生活使用從古代到現代也有。台灣不一定必須寫「臺」,「才」不一定寫「纔」。中國人做事是很實際的,不是一寫字就一定要寫正體。私信類一般寫俗體,但需要寫正體時必須會寫!

非:學習漢字最好由淺易到深奧,所以先學簡化字(俗字),然後再學正體字(繁體字)。

正:如果學習者是小孩,必須先學正體字,大一點再學習簡化字,這就是香港、臺灣、澳門的實際學習經歷。不難發覺港澳臺同胞不會在運用簡化字出現很多問題。理由很簡單,俗字一般是省略體,在正體部分省略或轉換部件不是困難的事。相反在簡化字基礎上增加部件就出現很多難題,更不用說簡化字一字多音的問題。如果學習者是成年人就會出現兩難局面。依實際情況看,可能先要學習簡化字,畢竟現代接觸大陸同胞比臺灣、香港的多。「後遺症」是在簡化字基礎上,較難學好正體字。這也是我常常告誡外國學生的。

非: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學習漢語與外國語言沒有區別。

正:語言的確是用來溝通的。漢語在生活交際中的某些功用是很特殊(我會說有內涵的)的。例如使用很多比喻、成語、歇後語,甚至引用一些詩歌,在外語的使用中是甚少的。這就正好反映漢語在語用中的內涵和文化底蘊。

非:很多大陸同胞「迷信」某些現代用字不夠「正」,找了很多「隸正」字來使用。

正:從小篆開始,文字不可能完全反映造字時的所有部件。不是省略、標準化,就是出現錯訛。因此字典裡會把一些小篆字、古字等「隸正」。「隸正」字很多都沒有實際使用過,很多只是字典編纂者給學習者理解原字的字理。現在很多字形庫裡面造了很多這些「隸正」字形,但不要硬說「隸正」體較「正」而使用。

非:「新派」粵語很時尚。

正:今天在方言學習有一個術語叫「新派」,尤其是在粵語。所謂新派只是美其名,實際是語言學的語言混淆。這情況在港澳地區常常出現,很多香港人還覺得很地道,甚至覺得這種說話方式很自豪。當某個語言經常插入大量外語詞,不但破壞語言美和獨特性,更會在書寫時阻礙文字轉換,得不償失。不難發現香港人書寫時的中文邏輯思維較慢,甚至想不出適當用詞,這就是過去幾十年所謂「新派」化的結果。

非:字典已經過時了,查字在網上方便得多,部首、筆劃數不用學習了。

正:很多年青人討厭查字典,不會用部首查字典的人不在少數。科技發達,但很可惜不是每個漢字都在字形庫裡。一旦打不出字來,就好像沒法可施。中國人不會查中文字典是會給人恥笑的。

非:現代家長不用母語而用通語(普通話/國語),甚至外語(英語)。

正:漢語較外語難,方言也較普通話/國語難。小孩一開始不使用方言,大了是很難掌握的。更糟糕的有家長乾脆用外語與子女溝通,讓他們學好外語,這是很愚昧的。先不說感情上不用母語方言是何等的羞恥,在語言內涵上,英語在內容表達上較漢語遜色很多(我的外國學生無不驚訝很多粵語的表達方式、詞語是英語沒有的),通語(即普通話/國語)也只是漢語兄弟群裡面的小弟弟而已。方言不管內涵上、用詞上、表達形式上,是漢語的最高層級,普通話只是較低層次而已和純粹的交際工具,放棄方言實在並不明智。

非:現代的中文教育比古代有進步。

正:這個看起來應該不是。不管是兩岸、港澳、或華人社區,在學校了學習了多少年語文文法,抄寫了某字多少遍,閱讀了多少古代名篇,考了大大小小的考試,結果不用我說,字還是忘了,文言還是看不懂,語文運用還是錯漏百出。改革了一百年,我們識字用詞不是進步了,而是簡化了。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常書面語詞讀音

粵語使用區在閱讀文章時,常常碰見很多書面用語,只知道意思,但不確定讀音。以下是一些常見雙字詞讀音:

詞語 粵拼 直音 評語

拮据 git3 geoi1 結居
蹣跚 pun4 saan1 盤珊
儼然 jim5 jan4         染然
瀲灩 lim6 jim6        斂豔
絢麗 hyun3 lai6 勸麗 seon1(按詢、荀、殉、徇,類推讀音)
靦腆 min5 tin2         緬田2
蒟蒻 geoi2 joek6 舉弱
潦倒 lou5 dou2 老倒
睥睨 pai5 ngai6 批5藝
懊惱 ou3 nou5         奧腦 lou5(n、l不分)
喧譁 hyun1 waa1 圈蛙
驚蟄 ging1 zat6 驚疾
石斛 sek6 huk6 石酷
蹴鞠 cuk1 guk1 速菊
吝嗇 leon6 sik1 論色
轉捩 zyun2 lit6 鑽2列
和煦 wo4 jyu3         禾預3 heoi2,誤讀(正確是十遇韻)
字彙 zi6 wai6 字胃 wui6,誤讀(誤用「聚集」義之通假字「匯」的 讀音)
囹圄 ling4 jyu5 玲雨
骯髒 ong1 zong1 盎1裝 hong1,誤讀
齠齔 tiu4 can3   條趁
鬩牆 jik1 coeng4 益牆
耄耋 mou6 dit6 務秩
饕餮 tou1 tit3 滔鐵
饋贈 gwai6 zang6 櫃贈 gwai3、kwai5,誤讀(誤跟「貴」之 讀音)
盎然 ong3 jin4         骯3然 on1,誤讀(誤跟「盎士(安士)」之譯音)
靜謐 zing6 mat6 靜密
酗酒 jyu3 zau2 預3酒 heoi3,誤讀(正確是十遇韻)
謳歌 au1 go1 鷗歌 ngau1,誤讀(正確是影母)
蟊賊 maau4 caak6 矛測6
逼迫 bik1 bik1   壁壁
齟齬 zeoi2 jyu5 嘴雨
漣漪 lin4 ji1 連衣 ji2,誤讀(正確是平聲字)
贔屭 bei6 hei3  備氣
躑躅 zaak6 zuk6 擲濁
踟躇 ci4 cyu4 遲廚
躊躕 cau4 cyu4 籌廚
覬覦 gei3 jyu4  寄余

以上詞語都是文章常見的,粵語不要再讀錯。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誤用「晚安」短評

       「晚安」一詞,基本上大陸和臺灣誤用得非常嚴重,香港也有人弄不清楚「晚安」怎用。很多人現在當英語「good night」來用,但使用時包括了「再見」的含義,實在是啼笑非。

        「晚安」的誤用很可能始於香港,我也相信是這個情況。原因是香港太多口語無意識地用了英語概念,不過香港也是少數地區仍然用對「晚安」的地方之一。

        香港在一九六七年有一個綜藝性節目,名叫「歡樂今宵」,一做就做了二十三年。其中節目完結時,眾人會場一首《晚安曲》,其歌詞是顧嘉煇(案:氏名字過往常誤寫作「顧嘉輝」,故「顧嘉輝」變成了他的別名。)填寫的,歌詞如下:

歡樂今宵再會,各位觀眾晚安。

由於節目於晚上播完,歌詞有「再會」,那麼,「晚安」就肯定是英語「good night」的意思。其實香港人很清楚英語的「good night」絕對不是「晚安」,因為我們有「早唞」一詞,這正正是英語「good night」 的意思。不過,歌詞用了「再會」較文言的詞語,明顯地顧嘉煇不知道粵語「早唞」的書面語是甚麼,於是就可能以「晚安」來代替。粵語「早唞」,書面語應該是「寐善」。

        我相信無人不知道「請安」是甚麼意思。早上請安是「早安」,中午請安是「午安」,晚上請安當然是「晚安」。早安、午安、晚安,三個都是問候語,早、午、晚,就是一日三個時段。香港的幼稚園、小學,還是用「早安」、「午安」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零三回:「只苦了二奶奶,要還他做媳婦的規矩,天天要去請早安,請午安,請晚安。」從句中可以看到,早安、午安、晚安對舉, 就知道這三個詞都是問候語。

        結論是,「晚安」是晚上的問候語,不是說再見,或者粵語「早唞」的意思。網上其他穿鑿附會的解釋,完全是謬誤的,也沒有必要繼續這個錯誤用法。普通話,使用「睡好吧」就可以。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生紐的中古擬音及普通話聲母sh的探究

        較多大陸學者把中古生紐的擬音定為捲舌音,即與今日的普通話聲母sh讀音無異,這明顯與中國各大南方方言不脗合,反而臺灣竺家寧概括了近代大陸及臺灣學者的研究,認為不是捲舌音,筆者也持這個意見。筆者嘗試就現代中國週邊的語言來推測捲舌音的可能性。

       從網上資料找到高本漢李方桂周法高蒲立本潘悟雲五人認為生紐是清捲舌有噝擦音ʂ,王力邵榮芬李榮董同龢陳新雄認為是清顎齦有噝擦音∫。這十個學者的籍貫如下:

高本漢                    瑞典         瑞典語有ʂ音素
李方桂                    山西昔縣人 語部分并州片帶ʂ音素
周法高                    浙江東臺 江淮方言不帶ʂ音素
蒲立本                    加拿大人             語不帶ʂ音素
潘悟雲                    浙江瑞安 瑞安話不帶ʂ音素

五位認為中古漢語有ʂ音素的,其中兩人的母語同樣有這個音素。

王力            廣西博白 博白話不帶ʂ音素
李榮            浙江溫嶺 台州溫嶺話不帶ʂ音素
董同龢                    江蘇如皋 江淮官話泰和片不帶ʂ音素
邵榮芬                    安徽壽縣人 安徽話不帶ʂ音素
陳新雄                    江西贛縣人 語不帶ʂ音素

五位認為中古漢語生紐是∫的,其方言都沒有ʂ音素。

普通話聲母sh國際音標符號是清捲舌有噝擦音ʂ,有這個音素的外語有:

1.阿布哈茲語(阿布哈茲共和國
2.阿迪格語(俄羅斯阿迪格共和國
3.印度語(印度北部)
4.漢特語(俄羅斯漢特-曼西自治區
5.馬拉雅拉姆語(印度南部喀拉拉邦
7.瑪拉提語(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
8.普什圖語(阿富汗巴基斯坦
9.俄羅斯語(俄羅斯
10.語(古代印度語)
11.坦米爾語(印度南部、斯里蘭卡
12.泰盧固語(印度安得拉邦
13.托達語(印度南部)
14.Torwali語(巴基斯坦
15.越南語(越南
16.語(中國雲南四川
17.東歐北歐南美州部分國家,從略

        從以上資料能發現一些規律,ʂ這個音素存在於中國的南部、西部、北部等週邊國家。從中古初期大量的中外交往,ʂ這個音素在中國出現,可能有最大關聯的地區之順序是泛印度地區(含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蘭卡)、泛俄羅斯地區(含其週邊鄰國)、泛越南地區(含中國西南省份),東亞地區卻沒有這個音素。以韓國朝鮮日本這三個從中古開始受中國語言影響這麼深厚的文化來說,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沒有帶ʂ音素,中國嶺南基本也沒有,一個中古擬音是捲舌音這個說法,理性的人也覺得疑點重重。一直以來,很多人說ʂ來自近古語,從週邊語言比較,這說法不確,應該跟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族等少數民族無關。這些民族的語言都不帶ʂ這個音素,反而可能跟古代泛印度語系有關,其次或者受俄羅斯高加索人語言的影響。故此,筆者推測普通話語音ʂ應該是慢慢地受到印度俄羅斯等外來語的影響而從∫轉為ʂ的。

有清顎齦有噝擦音∫的語言有:

1.阿迪格語(俄羅斯阿迪格共和國
2.孟加拉語(孟加拉印度
3.印度語(印度北部)
4.伊洛卡諾語(菲律賓
5.馬來語(馬來西亞
6.旁遮普語(印度巴基斯坦
7.烏爾都語(巴基斯坦印度
8.維吾爾語(中國新疆
9.西歐中東南美州非洲等語言,從略

        中原語言於中古時期應該很困難跟西歐中東非洲等語言有任何接觸,週邊國家有同樣這個音素的也寥寥可數,而且這些亞洲諸國與華南中國都是受到海洋及高山相互阻隔,況且中外人員主要交往在中國西北地區,筆者推測中古的生紐是這個∫音素的機會很大,並且一直延續到現代。香港澳門的生紐讀音是清齒齦有噝擦音s,上古擬音大多是s,即是港澳於生紐讀音沒有改變。

        南方方言基本沒有ʂ音素是確切的,不過根據現在網頁資料,雙峰話一些小片及客家銅鼓話都帶ʂ音素。文獻清楚表明古代語、語、語都跟華夏語讀音不同,普遍認為雙峰話是古語遺留,有理由相信承傳華夏雅言的中古語其主要一支應該不是捲舌音。
基於上面資料,中古生紐的擬音不太可能是與現代普通話一樣的清捲舌有噝擦音ʂ,而應該是清顎齦有噝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