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昆蟲之「昆」的本字

昆,據《說文》所說,从日、从比,日部,同也。於昆蟲一辭,無有所指。「昆」在昆蟲是假借字。昆,本字是䖵。《說文.注》,古䰟切。蟲之緫名也。从二虫。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由於「昆」受到蟲字影響,又新造一個「蜫」字。另據《碑別字新編》,有「堒」字。 《集韻》,又假「䐊」字。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䖵」似乎不作本義。「䖵」在朱彝尊的《曝書亭集》和《御定月令輯要》使用過。「蜫」在東漢《論衡.商蟲》、代《藝文類聚.螟》等多本載籍出現過。「堒」和「䐊」未見載籍用例。


季旭昇說,蟲、䖵在上古是繁省體的區別。暫時知道,甲骨文、金文都有䖵字,但沒有蟲字。「蟲」的最早字形在戰國時期出現。


《說文》內,从䖵部的字頗多,都是昆蟲名字。从蟲部的字,祗有六個。以愚推測,以現在找到的證據,䖵字先有,本義就是《說文》所說的,是昆蟲的總名。我國有這麼大地域,肯定有數以萬種的昆蟲,也必須要有一個漢字來表達其通名。左右二疊字今天還常用的就不多, 如:棘、林、朋、艸、比、从。其中,棘、林、艸,都基本上帶有通名功能。由此類比,䖵字的確在造字之初,可能就是一個總名。


上下三疊字一般都是帶有眾多義,如:品、森、磊。蟲,很可能是較後時期新造出來的漢字,表示多義。查考《說文》蟲部的六字,除部首外,餘下五字都是集居性的昆蟲名字。从䖵部之字,全都是我國中原固有的昆蟲名,部分喜歡單獨出沒,所造之字符合䖵字部首之義。後來,外來物種之新造字和俗字,一律从虫。


總結以上資料,「䖵」先於「蟲」出,兩字含義有少許不同。䖵是總名,蟲取其多義。後來䖵祗作爲部首,後世不用,再晚些,新造字也不以䖵爲部首,全都改用虫爲部首造字。蟲,從強調眾多義改爲通名,也同時不再以蟲爲部首造新字。


總結以上所說,以下是「昆」的資料:
本字:䖵 部居:䖵 構字:二虫 六書:會意字
今字:昆 部首:日 構字:日、比 字類:音假字
異體字:蜫、堒
假借字:䐊
粵音:kwan1 國際音標:是kʰuɐn 音調:陰平
國語:ㄎㄨㄣ 普通話:kūn
《廣韻》
反切:古渾 韻目:魂 韻攝:臻 小韻:昆 聲調:平 部位:牙音
清濁:全清 字母:見 開合:合 等第:一 擬音:kuən
上古音:kuən
字形衍生次序:
䖵→蜫(俗字)→昆(簡化)
䖵→堒(俗字)→昆(簡化)

䖵→䐊(音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