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本字研究短評

        香港很多本土人士喜歡尋找粵語中的本字,這本身是非常欣慰的事情。找本字,其實不一定局限在粵語口語裡面,更多日常生活的白話文、書面語,也充斥著數以百計的假借字。那就是說今日我們書寫時,詞語用字不是本來的字,一般是音假字、俗字、甚至譌錯字。

        要探討那個字不是本字,這就必須理解漢字在某詞所代表的含義。漢字是形、音、義的文字,任何漢字在某詞無法於理能通解的,很大可能就不是本字。方言口語裡面,很多是文言,還是有很多在載籍中找到文字證據,尤其是當字義和讀音沒有很大改變的時候。可惜,讀音往往改變了,甚至字義擴大了,這就帶來尋找本字的麻煩。

        熱衷於文字考究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從來文字本字了得的人,差不多很難寫錯字。不過,由於以往文字學家喜愛使用本字,大多數人看不懂,以為是與社會脫節,又諷刺他們多造作、多泥古、多無聊,這種粗疏的妄語對於漢字傳承、漢字教育以及漢語和漢文化自信,於民族自信來說,毫無好處。

        回復使用部分本字,在字義的理解上、方言文化的傳承上,甚至漢字教育上,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其好處的。經過已故去的寥寥可數的文字學家留下的筆記,我已經收集了數百個白話文和粵語的本字,將來會陸續於此網站發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